第70章 艰难和困苦(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中央史语所迁在李庄的6年中,最令傅斯年感到头痛的是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吃饭问题。由于国民党政府各机关均迁至重庆,前往四川避难的人极多,所以当地生活物质严重短缺。为了解决工作人员的生活问题,他经常要和地方政府交涉,有时不惜打躬作揖,求告他人。他曾给驻宜宾的四川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王梦熊写过不少求助的信,其中有一封信这样说:
“请您不要忘记我们在山坳里尚有一些以研究为职业的朋友们,期待着食米。。。
“敝院在此之三机关约[需米]一百石,外有中央研究院三十石,两项共约一百三十石。拟供应之数如此。。凤仰吾兄关怀民物,饥溺为心,而于我辈豆腐先生,尤为同情——其实我辈今日并吃不起豆腐,上次在南溪陪兄之宴,到此腹泻一周,亦笑柄也——故敢有求于父母官者。”
但是,战时的政府,其实也是很难的,即便是很努力,供应也很难保障。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傅斯年每餐只能吃一盘“藤藤菜”
,有时只喝稀饭。
政府这边解决问题需要时间,而吃饭的事不能等,就得自己想办法采购。但粮价涨得很离谱。战时的工资都很低,这应该是没有办法的事。工资花完了,积蓄用光了,傅斯年只得忍痛割爱,靠卖书度日。
傅斯年嗜藏书,平日之积蓄,几乎全部用在了买书上,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肯卖书的。他卖书换来粮食,除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外,还周济朋友。董作宾家庭人口多,生活无保证,傅斯年就拿卖书的钱接济他。
波兰籍犹太人魏特教授,是二战初期受纳粹迫害的波兰籍犹太人,在祖国被攻占后,他只身来到上海。魏特凭借一技之长,终于在同济找到托身之所;但在中国全面爆战争后,便再次沦为难民,与同济一起飘零到李庄。
当时,他5o岁左右,一套旧西装,总是笔挺笔挺的。头梳得光光的,个子高,鼻子长,黄眼珠,在李庄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用德语授课,治学严厉,倘若他这门课不及格,学生就不准升级。据说,他很喜欢中国菜,红烧蹄膀、焖菜花、炒猪肝、狮子头都是他的最爱。李庄饭店曾是他常去的地方,但后来,他去的越来越少了。
在波兰,他还有五六个子女,每月得往家里寄钱。
抗战结束那年,他在李庄过世。有说他是饿死的,有说他是死于病,虽然得的不是不治之症,但因为无药而得不到治疗。总之根本的原因在于物质匮乏。
人们常说缺医少药,其实这时候的李庄还真不缺医,同济大学医学院在这里,能缺医生吗?少的是药,而且几乎是没有。花钱买不到,更别说也没有钱。
在史语所刚刚抵达李庄不久,就在驻地建起了一个小型医务室,可这样一个建在山坳里的医务室很快便形同虚设。医疗室没有药,也没有设备,一有病,只能叫患者喝开水,所以他们那些医生就被人家称为是“开水医生”
。
在医疗过度的年代,人们常说,很多病是不用吃药的。比如感冒,不吃药也很快能好。但有些病,不吃对症的药就会死人。
194o年,李济年仅14岁的小女儿突然患病,因得不到药物治疗在昆明病逝。两年后,他的大女儿又在李庄一病不起。由于没有对症的药品而离世,年仅17岁。
有一篇文章这样的写林徽因:
林徽因,民国集智慧和美丽于一身的奇女子,她是民国一道异样的风景,她是落入凡间的精灵。林徽因不但写出了好诗歌、好文章,还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一精彩绝伦的诗。
许多人爱上林徽因,爱的不仅是她的才情,不只是她的成就,还她优雅的气韵,骨子里的坚定,以及在任何境况下都可以让生命苍翠葱茏的美好。
她是个一直活在人间四月天的女子,生也灿烂,死也从容。
林徽因的美不仅是外在之美,关键有内在之美,漂亮而优雅,美丽而端庄。
单纯的外在之美,也许可以让人眼睛一亮,但无法打动人心。
打动人心的,是骨子里的美。
骨子里的美,它透露出来的就不是艳丽了,而是比艳丽更精致、更持久的美,这种美来源于内心,与外表的美丽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越寻常的美丽,摄人心魂,动人心魄。
林徽因的完美在于恰到好处的外貌,在于纯净高雅的气质,在于她圣洁而有趣的灵魂。
漂亮的女子千篇一律,美丽的灵魂独放异彩。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她读过的书。”
高雅源于修养,高贵源于学识。
有人用笔墨写作,有人用生命写作,有人用灵魂写作。
林徽因就是一个用灵魂写作的才女,她的作品渗透着知性的深厚,她用灵魂的感触世界,用灵魂倾诉感知。
她的笔下如潺潺流水,纯净而优雅地传递着人间的暖和爱。她的文字有着淡淡的忧伤,但充满智慧的感悟,字里行间,透露出哲理的光芒和思想的趣味。
当最有才的男人遇到美丽的女人,总是会生一些情缘缠绵的爱情故事,然后幻化成几多温润的记忆,融化为几多雅健的风情,散落于历史的长河中!
194o年冬天,梁思成和林徽因以及营造学社的同仁,为了就近利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图书资料,也同史语所一起离开昆明入川,来到离宜宾6o里的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安营扎寨。
上坝村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林徽因一家住的地方叫月亮田,来到这里后,他们夫妻双双重病,全家经济拮据,需要变卖衣服来度日,他们陷入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
四川的冬天潮湿、阴冷,再加上一路上的舟车劳顿,到达李庄后,林徽因的肺病恶性作而卧床不起。
林徽因一家所住的农舍,是一些低矮、阴暗和潮湿的住所,两间陋室顶上的席棚是蛇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