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六十年代随军日常晋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无标题(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早饭吃稀的不顶饿,这时候就饿的咕咕叫。进卧室拿出怀表看时间十点半了,准备做中午饭。这块怀表是金的,表链是不知什么材质的。林晓慧一般是晚上拿出来上条,白天基本是不用的,去卧室藏好怀表。

去杂物间拿出个萝卜,洗净剥下萝卜皮,萝卜切成丝放在盘里。锅里添上水馏两个二合面馒头,馏好馒头再开始炒菜。

吃过饭,洗好碗筷,用旧日历牌纸写下明天要买的物品,鸡苗、兔子、菜种、皂角、菜干,写好后放在布包里。

林晓慧拿出纸笔开始写文准备投稿,她来之前就是一个网络写手,只是她那时的写作风格和这时代是格格不入的,看过许多旧报纸才摸清这时代的文脉,以赞扬讴歌革命精神为主。她以妇女为题材写一篇反映妇女同志们在家里上孝敬公婆、下哺育儿女,在厂里加班加点的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文章。计划着三八妇女节前寄出去。

林晓慧真想再写几句替妇女同志抱屈的话,可不敢写了,明天就这寄出去。

晌午泡的高粱米,晚上做个高粱米水饭。锅里添上水煮开后倒入高粱米,煮熟后捞出来放在冷水里反复淘洗,清洗到高粱米一粒一粒的就行了。林晓慧把中午留下的萝卜皮切成丝加点酱油、醋拌好,高粱米水饭里加入自家做的大酱,吃着可香了。

早晨林晓慧还是被鸡叫醒的,拿着痰盂去厕所,这边家里没有厕所都是公厕。回来洗漱后,现刘海挡眼睛了,找出剪刀,照着镜子比量着剪下去。早饭照常是玉米糊糊吃咸菜,吃过饭洗碗刷锅,把床单、枕套、枕巾、换下的脏衣服泡上。

听见王秀花隔墙叫她走,林晓慧答应着挎着布包,背着小花篓,锁上门。见王婶、牛婶和王秀花等着她,牛婶问她"

去赶集买啥"

,林晓慧说"

买点菜种、鸡苗"

,"

我也抓鸡苗,他王婶你抓鸡苗喂不"

牛婶问王婶,"

抓,我们都抓可得让他便宜点"

王婶说。几个人说着话来到集市上,跟着牛婶、王婶看她们买土布,土布黑、白、蓝三种颜色。牛婶和王婶嘀咕,王秀花也和林晓慧嘀咕,早知道就不和她们一起来。牛婶和王婶跟卖土布的讲价,最终卖土布让了一分钱成交,林晓慧看的津津有味。牛婶、王婶买了布带着她俩继续逛,见着卖菜种的林晓慧询问有什么菜种,卖菜种的老大娘说"

有菠菜、茄子、豆角、芸豆、辣椒、黄瓜、南瓜、芹菜都有"

,林晓慧问有没有西红柿、白菜、萝卜、胡萝卜种,老大娘说都有但要下个集才能带来。林晓慧买了些大娘带来的菜种,又买了一分钱两把豆角干。

在林晓慧买菜种时,牛婶已经和卖鸡蛋的攀谈起来了,牛婶露出想抓鸡苗,问有认识养鸡苗的吗?卖鸡蛋的说"

我婆婆就卖鸡苗,你们要的多,实在价四分五一只。你要不相信,打听打听没有比这更便宜的了"

。牛婶问王婶、林晓慧觉得这价怎么样,林晓慧说"

行,鸡蛋三分钱一只。鸡苗四分五一只,鸡苗孵出来她再喂几天,倒是实在价"

三人报了数,林晓慧买五只母鸡一只公鸡。牛婶买九只母鸡一只公鸡。王婶也买了十只和牛婶一样。定好下个月的第一个集来拿鸡苗,每人拿了一毛钱的定钱。

林晓慧问王秀花哪里卖皂角,王秀花说不用买,自己知道哪儿有皂角树,我们去摘点就行。跟王婶、牛婶说声待会她们自己回去,王秀花领着林晓慧顺着大集往西下去,经过片坟地,又走了约一里地,看见在水潭边上有三四棵皂角树。黑黑的皂角孤零零在树上挂着,王秀花找了根棍子噼里啪啦的一顿打,皂角啪啦啪啦的掉落下来。林晓慧说"

秀花姐你歇会,等我捡完,换我来打"

。王秀花说"

不用,我打的快,我打完了再歇着"

。两人一打一捡,竟然有大半花篓皂角,轮流背着花篓往家走。

到家分给王秀花一半皂角,想起来还要去寄稿子,又锁上门去邮局。寄完信后都饿过头了,和点面擀面条吃。吃过饭收拾好,林晓慧把皂角捣成糊状,用砂锅煮开,有白沫时倒进洗衣盆里洗衣服,洗出来的衣服有淡淡的香味。

衣服洗完,水缸里的水也用完了。晚饭时还得去挑水,这里一天放二次水,中午和晚上。大多数是晚饭时间去挑水,放水时咣咣敲锣,负责放水的是一对老夫妻。水井在一间屋子里,有抽水泵,墙上有电闸,从墙里伸出截管子通外面,里面管子上按了个阀门。放水时,老太太坐在窗户边上等着拧阀门,老大爷在外面敲锣维持秩序。等人来的差不多了就开闸放水,坚决执行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号召。

听到锣声传来,林晓慧挑着水桶去挑水,水井屋子前已经排起队来,听着大娘婶子们八卦东家长西家短的,可有意思了。原本艾晓晨是不会挑水的,但是原身会,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已经达到天人合一了。挑了三担水,水缸满了,又去挑了一担准备洗澡。屋里烧的热热的,洗头洗澡,祸祸了一担水。

睡前还想着明天翻地种菜呢?结果王秀花跑来告诉她,火柴厂放糊火柴盒的活问她干不干,林晓慧想想说"

我不去领了,我一个人干太慢了"

。王秀花也反应过来说"

那行,我走了"

王秀花走后,林晓慧要翻地才现她家没有锄头,只有一张铁锨,还有个小鏊子。林晓慧看着惊奇,毕竟过去几年光景不好,铁器之类的都去支援生产了,自家用的铁锅还是攒了好久的工业券才买的。扒拉了记忆找到铁锨和鏊子是她娘用红薯换的。

没有锄头,铁锨凑合着用吧!把西墙根的地面泼湿,等地面浸透再用铁锨挖,挖出一层泼一层水,把西墙根空地全部挖了一遍竟然出了一身汗。

喜欢六十年代随军日常请大家收藏六十年代随军日常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