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代城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挤上独木桥(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黑大爷催李勃回家。

李勃回到家,仔细看了一遍录取通知书,说不上激动和兴奋,也没有懊悔和沮丧,只能无奈地接受。

按他的成绩,他早就有打算,能考上就去,考不上也不会复读,准备回村“修理地球”

,或者像俩哥一样到外地打工。如今,考上这么一个中专,不知是喜是优,但也能就此跳出农门了。

李勃的祖上都是贫苦农民,他从出生就没见过爷爷的面,早早去世了,奶奶小时抱过他,但没等他记事也去世了。爹爹早出晚归下地干活,也很少见面,即便哪天天黑之前回到家,也是黑着脸,吓得李勃经常躲着他爹。

李勃家人口多,是因为父母遵从爷爷奶奶的信条,必须生五男二女才是好命,只可惜他大姐出天花不到一岁就早夭,只存活他们兄妹6人。

家里有8张嘴要吃饭,他爹要养家糊口,只有拼命从地里捞摸。生活的压力使他爹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看哪个子女不听话,也不动手打,只瞪一眼,子女就跑出去躲了。如果还不识相,就会一脚踢出门。

李勃排行第三,其实他上面除了俩哥,还有一个姐姐的,但豫鲁苏皖交界的这片地方,男女是单独排序的,哥几个和姐几个是分开说的。

他大哥李金,小学五年级毕业,没有考上初中,极早就跟爹娘下地干活,上面允许出村打工后就去孟州给人家挖窑洞挣钱去了。

他二哥起名时,按顺序应该叫李银的,但那时大哥李金身体不好,父母希望老二保老大,就起名叫保金。他二哥学习好,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当班长或团支书,本有希望考上大学的,但因为高考挥失常,落榜了。老师希望他复读,争取第二年中榜。那时还在生产队,家里总是挣不够工分,需要拿钱买工分,才能得到全家活命的口粮。他二哥含泪去了山西,加入乡里的建筑队给市民盖房子,每年年腊月二十三祭灶才能回来。

他姐李珍,父母就养活这一个娇闺女,自然当珍宝一样看待,但他们重男轻女,就是不让女儿上学,早早地成了娘的帮手。

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叫地宝,正上初中;一个叫人宝,正读小学。小的三兄弟,正好组成“天地人三宝”

。但两个弟弟的学习成绩的确很一般。

李根全对孩子们没有过高期望,逢人就说“俺家祖上就是种地的,祖坟上没长那颗草,没指望哪个孩子能出息。谁能上到哪一步,俺就供到哪一步。”

话里有话,复读不是这个家的选项,想也没门。

李根全下地没有准头,与常人不同,尤其是搞了包产到户以后,不仅起早贪黑,有时饭也忘吃,一门心思花在他那几亩地上。辛苦奋斗了三年,加上两个儿子打工挣的钱,刚给已是大龄青年的老大娶了媳妇,也把家底掏的差不多了。

这天他去离家最远的一块地去干活,忘了看日头,扛一捆草钻出玉米地,太阳已经偏西了。路过村头小桥时,原来聚集一帮人,已经解散,大人下地干活,孩子们该上学的也去了村里的学校。

回家后,他把那捆草放到地上,从压水井前的小水缸里舀一瓷碗水,倒入一个瓷盆里,洗了一把脸,用毛巾擦了擦,就去了厨房。李勃他娘已经习惯了,总是做好饭先让在家里的儿女吃,提前给他爹留出一份,收拾好就该干啥干啥去,今天就因为有事回娘家了。

李勃拿着录取通知书,走到他爹近前,不敢大声,像是嘀咕似的说“大,通知书寄来啦。”

正在厨房小饭桌前吃面条的李根全抬头看了儿子一眼,好像没有一份喜悦,仍黑着脸。等把一碗面吃完,才说了一句话“让你二哥回来。”

李勃有点失望,他知道二哥现在还在山西工地干活,也收到过二哥寄来的信,可离学校通知的开学时间只有五天时间,如何能叫二哥回来?电报吗,可是村里人是忌讳的,一般老人突然离世,才给外地的至亲电报。

李勃正在愁,突然看到二哥背着一个包进门了。

喜欢城一代的奋斗史请大家收藏城一代的奋斗史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