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河朔在古代指哪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 滹南遗老(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十七岁时,元格被罢去陵川县令之职,但为了儿子的学习,他仍继续住在陵川,直到元好问完成学业,才带全家离开陵川。

兴定五年1221年,三十二岁的元好问进士及第,因科场纠纷,被诬为"

元氏党人"

,便愤然不就选任。正大元年1224年,到他三十五岁时,元好问又得到赵秉文等人的贡举,以考试优异得中科举。这次宏词科登第后,元好问才正式就选,被任为国史院编修,留官汴京,可生活很是清贫。

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年,三十六岁的元好问因不满为官生活请长假回到了登封,期间撰写了一部重要着作《杜诗学》,内容包括杜甫的传志、年谱和唐朝以来评论杜诗的言论。

正大三年1226年,元好问任河南镇平县令。次年,改官河南内乡县令。其后因母亲张氏身故,元好问丁忧闲居内乡白鹿原。又应邓州节度使移刺瑗之邀,赴任幕僚。不久,蒙古军攻陷凤翔,移刺瑗投降,元好问借机辞去幕府。

正大八年1231年,元好问调任南阳县令,他在任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成绩斐然。所以河南志书称他"

知南阳县,善政尤着"

。《南阳县志》记载:"

南阳大县,兵民十余万,元好问帅府令镇抚,甚存威惠"

此后不久,元好问奔赴汴京调金国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此后又升任左司都事,又转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官至翰林知制诰。

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围汴京,元好问被围城中。金哀宗逃出京城,兵败卫州后逃往归德府。朝中无主,崔立率兵向蒙古请降献城。崔立投降蒙古后,胁迫朝臣为自己立碑歌功颂德,元好问、王若虚、刘祁等都被迫参加撰写碑文,磨掉宋徽宗所立《甘露碑》字迹,刻上碑文。

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元好问即向当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个中原秀士王若虚等,请耶律楚材予以保护和任用。

此后,他痛心金国的沦亡,并为了以诗存史,勤奋编辑金国已故君臣诗词总集《中州集》。以"

中州"

名集,则寓有缅怀故国和以金为正统的深意。他为了考证历史还原本样,不惜路途迢迢,严寒酷暑,他身体力行风尘仆仆穿梭于故事源地,倾听民声。在野外,他喜欢收集碑文并进行一一核实,一丝不苟。

这次,元好问路过蒿城,先想到同僚挚友王若虚,无论如何也要登门拜访,毕竟王翰林大他十好几岁,他经常视其为老大哥。过一年少一年,不知老大哥王翰林身体状况如何,促使他放下手中作业,前往王若虚老家探访。

一日,滹阳书院热闹非凡,该书院主持人倪伟对学生们说“经滹阳书院邀请,今天让一代文学大家元好问来给学生们上课来了,希望你们要热情欢迎!”

学生们听罢,欢喜不已,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由衷地笑意。

“我先给学生们预热一下。”

倪伟笑着说道,“元先生在诗歌方面提倡"

自然"

,主张情性之"

真"

;倡导雄劲豪放的诗风提倡性灵、神韵、格调的兼容;主张李、杜并列;提倡多元继承的诗风;还提出许多写作时的技巧原则,反对生硬晦涩,乱排典故,做学问要"

真积力久"

等等,都是他几十年亲身实践得来的结晶,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希望你们到时多提问题,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点点头,异口同声道“倪先生所言极是。”

不大工夫,元好问在院长王若虚引领下走进书院大讲堂,王若虚满面红光,对着学生们说“这位就是我的同僚,也是莫逆之交的元好问,他比我小许多,可在文学上让我难以企及,希望学生们在这段温暖如春的时光里好好学习吧,请你们珍惜这次难得的文学盛宴。”

元好问一身青色长衫,两鬓斑白,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透露着智慧的光芒。他等院长王若虚说完,连连对学生们抱拳施礼,学生们也虔诚地施礼致敬。此时元好问满面春风,对着学生们说“说实话,你们院长王老先生既是我的良师也是益友,我们在一块工作好长时间了,王老先生是我的引路人,我来到你们蒿城,来到滹阳书院,我感慨颇多,一句话,你们蒿城人杰地灵,培养出了不少国家肱骨之臣,比如唐朝尚书右丞倪若水以及其家族,也就是倪伟先生的老前辈们,还有东汉时期贤明皇后郭圣通、北魏着名良吏杜纂、平北将军张普惠、我的老前辈古文家周昂等等,在此举不胜举,让我倍感荣光,借蒿城这块宝地能够给你们讲课,幸甚至哉!”

元好问几句开场白,让彼此的心融在了一起。

接下来的日子里,元好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肺腑之心恩泽着满园桃李。他分层次分阶段有条不紊地讲解文学上的知识底蕴以及自己在文创道路上的种种感悟与启。

元好问授课的消息,就像长上了翅膀一样,无极、新乐、晋州、真定、获鹿、定县、元氏等州县学生慕名前来学习,学生们学习氛围活跃,提问学生众多,有问长短句方面的,有问散文方面的,有问小说方面的,有问历史学方面的,等等,不一而足。元好问都认真进行了解答。其中,蒿城有一个学生叫安滔,他提出的问题多,也比较尖锐。

那次,安滔给元好问施礼问“元先生,我最后问你一个有关诗歌创作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写诗歌基本的条件有哪些?学古诗有哪些要领?”

元好问也顾不上疲惫,他咽了一下唾沫,手捋了一下花白胡须,抑扬顿挫地说道“学古诗一言半辞传在人口,遂以为专门之业,今四十年矣。见之之多,积之之久,挥毫落笔,自铸伟词,以惊动海内则未能;至于量体裁,审音节,权利病,证真赝,考古今诗人之变,有戆直而无姑息,虽古人复生,未敢多让。”

由此可见,元好问在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相比较时,对于后者的自信和重视程度。

元好问一天课下来,依然笑容可掬乐此不疲。

课余时间,王若虚携元好问畅游滹沱河,睇视恒山送青,观渔舟唱晚,青纱帐一望无垠,看蒿城姿态各异的宫灯二鬼摔跤型、贵妃醉酒型、玉莲灯笼、二龙戏珠型,品蒿城宫酒回味悠长,吃蒿城宫面等地方特产。尤其让他咋舌的是绵长味美的宫面中间竟是空心。此番下来,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莫名其妙。此情此景,让元好问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

公元1243年春(元太宗十五年),王若虚一个山西的朋友到山东出差。当他途经真定府蒿城时,便着意造访王若虚。在王若虚住处,他对王若虚的儿子王恕说道“请王公跟我一起到山东去看看吧。”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王若虚一看阔别多日的好友来到家里,便设宴招待,二人推杯换盏,肺腑之言滔滔不绝。王若虚面对好友盛情便欣然同意,并乘车一道前往。

山东东平县官严侯获悉大学者一代清官王公到来,遂深感荣幸。严侯带领手下官员置酒高会。王若虚看到当地人着装打扮,礼乐之风,依然传承着儒家风俗,很是喜欢于心。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