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mao蛊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班长显然没听懂啥过道的啥券砖的,糊里糊涂照老头儿说的喊话:&ldo;挖到砖头‐‐!人就出来‐‐!&rdo;底下人就挖,一会儿回话说:&ldo;砖头!‐‐有砖头了!‐‐‐‐‐‐&rdo;楚海洋举起刚扎好的木头支架说:&ldo;好了,我下去了。&rdo;夏明若跟着他。楚海洋让他走前面:&ldo;去吧,轮到你了。塌方了先埋你。&rdo;夏明若随口说您真有革命同志的患难精神,又说我不下去才会塌方哩,便和周队长一起扛着架板往墓道里走。墓道口大约一米八十宽,若不是后来破坏,长度也应该在十米以上。因为在两壁都发现了壁画,所以各自留了十厘米的保护土层,等到再下掘一段后,方可以用细竹匕剔剥靠近壁画的积土。墓道里昏黑而闷热,先下去的解放军战士正在券拱前等着他们。周队长卸下装备:&ldo;这才是第一过洞呢,往后还有,来,干活!&rdo;几人便在狭窄中缩手缩脚组装支架,扳手声、榔头声不绝于耳。局限于人力、财力和物力,考古队发掘墓道采用了打洞的手法,就像是按照原先的痕迹把一条堵塞了的地道再挖出来,这当然比整体揭顶节约了大量工时,但也增加了塌方的风险。好在人各有擅长,比如大叔擅长打洞,豹子擅长炸药,夏明若奇迹般的擅长做支架,他所找的支点永远是最准确且最能着力的。楚海洋甘拜下风,表示这就是二十年来,夏明若同志在无数次投机取巧、避重就轻中所练就的过硬本领。挖掘,支撑,再挖掘,再支撑。过道,天井,天井,过道,不到二十米的墓道整整挖了一个星期,这个速度称为蚕食毫不过分。这期间,小史一次都没能往工地去过。(&ldo;老师!&rdo;史卫东抱住老头儿的腿嘶声道,&ldo;您把我喊来!不止是为了做饭、洗床单、搓您的臭袜子的吧?!&rdo;)每一个象征庭院的天井两壁正中都各有一小龛,龛里有的是男女侍者陶俑,有的是珍禽异兽,当清理到第五天井时,众人大为兴奋,因为墓门就在斜下方。透过封门大石的缝隙,看见墓门由两块整幅巨石凿成,正面刻着菩萨立像。菩萨脚踏碧波,头顶佛光,以手结印,裸足,面如满月,肌体丰盈,神情温柔恬淡,隐隐已是初唐风格。考古人员大多是无神论者,却也停下来拜了拜,然后退回地面商量开墓门事宜,因为不管是朝里开,还是朝外开,都有大学问。&ldo;朝外开。&rdo;老头儿用草秆在地上写写画画,&ldo;甬道里极有可能淤积着泥土,这样的话往里肯定推不开。&rdo;众人当即达成一致,于是提早收工,第二天傍晚急匆匆地带着开墓门的工具,直奔工地。搬开了封门石后发现,嗐,果然是应该往外开,有门枢呢,而且一千多年了竟还转动自如,开门根本就不用费多大力气。门开了就是甬道,甬道整体用小砖砌成,拱形券顶,地下积有十厘米厚的淤土。夏明若第一个钻进去,然后骑在楚海洋脖子上装支架,其余人则在甬道外面等着。楚海洋说:&ldo;前就前,后就后,不要&lso;这边……那边……再这边一点儿&rso;,你叫我到底往哪儿走啊?&rdo;夏明若仰着头:&ldo;嗬,你这人真难伺候,我不要你了,换豹子来。&rdo;他费力地用老虎钳拧铁丝,不时对着外面喊:&ldo;架板呢?架板拿来!&rdo;一大群人哄哄地把架板递进去。这时听到老头儿咆哮:&ldo;看热闹的都给我出来!里面本来空气稀薄,要把他两人闷死还是怎么的?!&rdo;老周队长补充:&ldo;不闷死也要中暑的!&rdo;兴奋不已的考古队员只能一个接一个爬出墓道,嘴里嘟嘟囔囔,老周气呼呼地挨个儿教育他们。大叔在一旁煽风点火:&ldo;好,好,骂得好!一点儿组织纪律都没有!&rdo;豹子则跟着他师傅傻笑。老头儿望望他们,大叔心虚要躲,老头儿却招呼他到面前来。&ldo;你……&rdo;老头儿说。&ldo;李一骥,&rdo;大叔欠了欠身,&ldo;在下李一骥。&rdo;&ldo;哦,李先生。&rdo;老头儿还礼,两人都颇有古风。大叔等着他说话。&ldo;我刚才下去看了看,&rdo;老头儿指指古墓,&ldo;甬道尽头还有一扇石门,有门额和地栿,两边还有立颊,似乎还有锁扣,比第一道要复杂些。&rdo;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