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魏读书人百度百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页(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让儒者来监管,儒道入品者,皆有品行,若搜刮民脂民膏,无需他人出手,天地也不容之。

  所以监管问题可以得到极好的管控。

  山寨问题,那就更不要说了,这个世界有仙道,想要制造防伪银票简直不要太轻松。

  换句话来说,有山寨能力的绝对不缺钱。

  最后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这个问题更好解决了,通货膨胀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滥乱印。

  以儒监管。

  就算天子想要印钱也不行,你要是非要印,那也不是不行,所有儒生文臣第二天撞死在你金銮殿,看你印不印?

  你要想摆烂?那我闭嘴,反正最倒霉的肯定不是大家。

  许清宵的解决办法,就是银行。

  大魏有钱庄,但这些钱庄十分古板,存放银两还要收你保管费,而且收取的还不少,并且各府的钱庄互相不流通,南豫府的就只能在南豫府用。

  去了别的府,你还得找票贩子换取当地银票。

  一旦跨了郡,找票贩子都没用,极其麻烦。

  想到这里,许清宵下如有神,他将银行这个设想丢了进去。

  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

  足足半个时辰后。

  许清宵写完银行的作用之后,开始书写银行的好处了。

  银行最直白的好处是什么?

  简单点来说就是一句话,取之于民用于民。

  有句老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修好了,贸易就达,但修路费谁来出?

  当地府衙出吗?

  有钱的府衙能出,没钱的呢?

  大家一起出?

  这现实吗?肯定不现实,先不说大家能不能齐聚一条心,就算是能齐聚一条心,问题又来了。

  我家又不做生意,我干嘛修路?

  我家穷我拿不出钱,但修了路我一定得占便宜。

  古代底层百姓的尔虞我诈,往往归结与四个字,鼠目寸光。

  为一文之利而大打出手的绝对不少。

  有人一定会想着占便宜,有人也一定会气不过。

  可对于当地来说,对于国家来说,这种怄气的意义在哪里?

  没有意义啊。

  可若是让王朝来修路呢?

  国家可不会在乎谁占便宜谁不占便宜,反正你是大魏子民,你想摆烂想咸鱼都随便你,又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