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海拔800多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你还要去哪?我们已经登顶了!”

登顶?

我猝然回首,才见天光乍现,而头顶,已是苍穹。

……

“那小子怪怪的。”

注意到何棠江已经老老实实坐下来后,扎西跟领队嚼舌根道。

“刚要不是我拉着他,他还要继续往上走。可是已经到顶了,他还能往哪里去?”

扎西砸吧着嘴,“他之前说认识韩峥,我还不信。现在我信了,这两个人都是疯子。”

领队看向坐在山巅之上似乎正在愣神的年轻人,注意到年轻人此时茫然又怅惘的神情,领队微微叹了口气。他太熟悉那种表情了,十几年来,他见过无数登山者,对于其中大部分人来说,登上四姑娘山只是点缀他们枯燥生活的一抹亮色,而对另一些人——尤其是拥有那种令他感到熟悉的表情的人来说,四姑娘山是他们的。

他们会往下一个峰顶走,登上一座又一座的高峰,直至死神逼迫他们停下脚步。

领队和扎西以登山为生,是为养家糊口;而那些人以登山为生,却是为供养自己的灵魂,或许登山对他们来说就是氧气,一旦缺少就必然死亡。这是注定壮阔的、辉煌的,也是残忍的、悲伤的命运。

扎西突然大叫起来。

“怎么哭了!”

他匆匆忙忙地向何棠江跑去,不明白成功登顶的年轻人为什么突然抱着自己的膝盖失声痛哭起来。

只有领队能够明白。

在领悟自己残忍命运的那一刻,谁,不会痛苦迷惘呢?

作者有话说:

如果我能表达清楚,那么大家就能明白,其实糖浆不是在为自己哭。

-------

明天休息,后天见。

第一座山(完)

“我爱你,亲爱的,睡个好觉。”

男人最后的声音逐渐飘远,随着信号消失,电影到此落幕。

何棠江看见自己的脸庞倒映在黑色的电脑屏幕上,在那屏幕上,他看到自己的神情,麻木困惑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疯狂。从四姑娘山回来已经是第十天,这十天里他将这一部电影来来回回看了二十遍。

在从四姑娘山大峰安全下撤回到日隆镇的时候,领队找到了何棠江,交给了他一本书和一个光盘。

“看完它。”

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使那时候几乎和外界封闭的何棠江有所触动。他看着领队手里明显是粗制滥造的盗版书书,没有出声音询问。或许那时候他已经知道了,这会是什么。

这是揭开他命运的钥匙,与何山留给他的那一把不同,这一把钥匙打开的是何棠江自己的命运。

1996年珠峰山难。这是一场因为恶劣的天气以及人为的失误,而导致的格外惨烈的山难,也是上个世纪继马洛里之死后,珠峰留给登山界最深的一道伤痕。在那之后,山难幸存者相继出书回忆当时的情况,这才有了何棠江手里的书和电影。然而这个著名事件中最触动的何棠江的,既不是力挽狂澜拯救了多人性命却痛失挚友的俄罗斯人,也不是为营救伙伴而葬送了自己性命的新西兰向导,更不是这生生吞噬了9个人的生命叫人痛骂的噩运!

而是最后一个遇难者霍尔打给他妻子的电话。

当时他困在海拔8700米的高度已经一天一夜了,在这个最致命的高度,没有食物,没有氧气瓶,他坚持了24个小时,然而却不可能更久。他的声音还在通过对讲机传递到营地,而他的人却永远留在高山无法回来——因为恶劣的严寒,几位曾试图去救援他的夏尔巴人都半途折返。

这位在最高海拔坚持了最久的罹难者,在无法前去救援他的伙伴们的帮助下,与妻子拨打了最后一个卫星电话。

遥远的大洋另一端,新西兰还是深夜,霍尔与妻子道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