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秦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 婚约(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想,若是丰邑百姓过着像蕲县百姓一般顿顿有饭吃,甚至能个几日吃上肉食的日子,一定会在敌人入侵时奋起反抗。”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历小沫现张良说这话时有意无意地瞥了自己几眼。

“好啊,连子房你也觉得丰邑百姓不战而降是因为我管理不善吗!”

刘邦既气又伤心。

“兄长,你莫要激动。我们并非在指责你,而是提出一个新的解释的角度。”

张良依旧心平气和,“若按你所说,丰邑百姓和雍齿都背叛于你,难道待你借兵再次攻占丰邑后还要找丰邑所有百姓算账吗?”

历小沫从旁频频点头对对对。

“我知你们是为我,统领军队讲究服从,可统领百姓呢?是像秦一般高压政策?还是怀柔?还是什么?”

听了张良的话刘邦也冷静下来,刚刚他在情绪里,难免把话说得偏激了些。

“小黎,或许你不会同意我的话,我也知道你是华军治下的人,自然讲究那套什么人和人是平等的说法,但这是不可能的,人就是会分出三六九等。”

刘邦平静地叙述自己的观点,“既有三六九等,就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历小沫知道刘邦这是走心了,“刘大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要我看,若说人与动物,其实于天地法则来说并无二致,因此人与人也就自然而然是平等的。”

“至于管理百姓,先,我不想称之为统治,这样略显高高在上,百姓如水,政权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绝不能轻视百姓的意愿,我们总说自己在伐无道诛暴秦,为何?如此才师出有名,才有群众基础。”

观刘邦似乎赞同此说法,历小沫暗赞,毕竟是底层混上来的,群众的支持有多重要他明白。

“华军得人心最为关键所在,不是口头喊平等,而是是法治。华军拒绝人治,人的主观喜恶太多太不稳定,今日我见张家好明日我见张家恨,若由这样的情绪左右裁定者的决定,天下岂不大乱。”

可能有人会说,你历小沫不就是个独裁者吗?还好意思说抵制“人治”

不,历小沫的决定并非都是自己单独做出,她和一部分人掌握着大量的不为人所知的信息,历小沫的决定基于这些信息,若所有信息都共享了,哪里还有“机密”

一词?这个小政权又如何与其他政权相争?

“对于百姓来说,比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各个小的机关如何执行政策,基层的执法者、司法者不‘人治’的依法而治才是百姓安心的基础。官员不会、不能依照关系远近亲疏喜恶断案,只能按‘法’办事,百姓在‘法’允许的范围内生活,如此理想化的社会,正是华军与蕲县所追求的。”

历小沫隐隐感觉身旁有一道炽热的目光。

“至于如何管理,我只想出了大体的轮廓,还未有具体的条例,总之,宽严相济最为适宜。该有自由的空间的地方就由百姓自己挥,政权不该过多插手;该明确的底线,不论是为还是不为都要明确告知所有人,而且无论是官员还是庶民都不可以违反。”

适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的法典还在酝酿中,历小沫不急,反正这玩意儿得与时俱进嘛,边写边改、边改边写,总有一天会完成。

“灋,一平如水。正如天地规则视天下苍生,不偏不颇,没有多一份喜爱,也没有多一份憎恶。如此之规则才能治理万民,而不是一个凭借主观臆断的人。”

历小沫言完毕,接过张良给的茶,牛饮一大杯。

“小黎这话说得好,颇有黄老之学和法家的意蕴。”

张良相当合意的样子。

刘邦看着历小沫,神情不明,“小黎。你可知那样的社会很难建立?”

“我知道。”

但我也曾见过那样的社会——安定、幸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历小沫明亮的双眸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张良和刘邦一时竟觉得,她似乎坚信会有那样的世界。

——

“你们竟——”

卫伊腿软,幸好有燕子在旁扶着才没有摔倒在众人面前。

“真的有凭据啊······”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