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宫锁心玉番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在民间,无后是大事,女子三年无后,夫家可休妻,可令其下堂,而在皇族,法规同样残酷,无子嗣的皇后,也终将面临退位的下场。太后不懂,刘皇后曾经顺利地诞下长公主,为何这一年多来却迟迟未有消息,她儿子是皇帝,不管他再如何沉迷女色,祖上有制,每月三天他都必须夜宿皇后的坤宁宫,这一祖制保证皇后权威的同时,也给皇后的留嗣设置一个保障,可偏偏,刘皇后就是不孕。太医看了,名贵药材也吃了,皆无果。如今皇长子让别人生了,这个事实让太后如吃了一碗黄连,太苦。她不知道皇帝如此宠幸这名妃子是和她对着干还是真的喜爱至此,这名妃子和后宫的其他妃子不同,她不是太后安排入宫的,而太后之前甚至不清楚有没有这个人的存在,她算是太后预料外的人。太后在这名妃子来给自己请安时探过一探,觉得这妃子并无什么过人之处,性子温温,声音小而细,就是一双黑亮清明的大眼让人印象深些。探过后,太后得出结论,这妃子性子太温和,不适合皇宫这样的环境。但同时似乎明白,儿子喜欢这个女子的原因,温柔。皇宫里,缺少的正是这个。不是虚情假意,更不是为了讨好而特意堆出来的,而是让人感到由衷的放心的温柔。然而一个只有温柔却没有头脑的人,在皇帝对她不再过多关注时,还能在皇宫里生存多久,太后长思过后,不禁冷哼。另一件大事,或许对后宫的人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但对皇帝,乃至天下有志之士,皆是大事。开春的会试以及殿试,招收的读书人与武士全是历朝历代之最,除文试和武试各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之外,还各收了八百余名书生、五百余名武生,共计一千三百余名。名次较高者入朝或在京就职,其余不是外放为官,便是受任于皇帝新设的一个七品官,师官。这些师官外放到全国各地,主要职责是在朝廷出资建起的学堂里教授入院的学童才识。师官戴的是官帽,领的是官俸,干的却是私垫夫子的活,且在各个地方县,还有不受制于地方官的权利,此等利民利国的事情,令天下百姓称赞不绝,直道吾皇英明。武官考的是文武全才,文试不如书生们苛刻,却要精通武术兵法具备谋略之术,最后选出来的三甲虽不尽隆庆帝的意,但也算是聊慰于心。很多次隆庆帝坐在龙椅上高高俯视这些新加入的年轻官员和武将,再看看旁边那些冷眼旁观,或暗中探测哪些可以挖为己用,为自己的势力添砖加瓦的老臣子,心中也不由怀着一丝冷然,一些期待。他是皇帝,不会让底下的众臣子坐大自己的势力,他会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在他们最得意的时候,一举打垮,让他们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而最后,真正聪明,知道如何明哲保身,知道怎么在这种局势下生存并努力爬上来,并且效忠于他这个皇帝的人,就是他真正要用的人!这件事,看似和后宫的大事并无什么牵扯,但是事后,还是有人发现了种种端倪,皇帝早已经在布局一切。他握紧手中所剩不多的棋子,每下一步都要思考良久,每走一步都是深谋远虑,因为,他不仅要和后宫的两个女人斗,他还要面对局势混乱的朝廷以及国家。攘外先安内,此话并不假,但有时候,也要着眼于局势,攘外安内同时进行。隆庆帝最后能不能成功,历史证明一切。后人也会议论一件事,到底平安纪年的开始,是不是隆庆帝真正要肃清日渐坐大,以致权势冲天的母族的?有人说不是,隆庆帝一定在夺回皇权并发现自己这个皇帝还要处处受制时,就已经起了这个念头,并做了布局。有人则坚持另一个说法,那就是十八岁的隆庆帝彻底铲除四位相互争夺皇权的大臣之后,在平安元年伊始,才真正决定站在掣肘他皇权的两位亲人面前。皇帝改年号的事情之前在护卫营里一点消息都没有,宋平安自然一点也不知道,当他知晓这件事时,同样是在食堂,正捧起碗努力往嘴里扒饭,结果和自己交情不错的同伙拍拍他的肩膀坐下来,笑嘻嘻地看他半晌,贼眉鼠眼地说:「宋平安,你爹给你取的这名字好啊,平安平安,还是送平安,多吉祥啊。」宋平安一头雾水瞟他一眼,一边扒饭。「你知道不,皇上今天改年号了,知道改成啥年号不,就改成平安!」宋平安一口饭卡在喉咙里,呛得他又是用手掐又是咳得眼泪扑簌簌地流,弯腰拍胸,折腾得难受。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