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吃点儿的拼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节(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牡丹燕菜……要不是小甜老师说,付晓华绝对想不到这居然是一道萝卜菜,妈呀,之前听说那个开水白菜就已经挺吓人了,这个菜居然也不差啊!

“类似的做法在酸辣焦炸丸子里也是一样的,油炸能够让丸子表层失水,而所谓焦炸从化学层面来说不就是让丸子尽可能地失去原本的水分,来拥抱汤汁么?”

付晓华饿了,这个焦炸丸子看着有点儿像他们工作餐里偶尔会出现的所谓“狮子头”

,可这个名字一读出来,她就觉得自己的味蕾受到了严重的刺激。

“为了让一种食材在烹饪过程中更好地获取味道,人们经常会提前对他们进行干燥处理,比如据说难以入味的茄子,就可以在烹饪之前先用盐去掉里面的部分水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茄子也是受到了‘腌渍’。

炸茄条从付晓华的面前飘过,被裹上了一层薄薄的酱汁,付晓华吞了一下口水。

她今天早上还是有所防备的,包里装了一个从便利店买的三明治,口水滴答地咬了一口,她默默地说:

“这个面包做的这么干,是不是就为了更好吸收我的口水?”

“……生活中的化学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现象,一个简单的动作里可能存在无数的化学原理,甚至,某一道菜烹饪方法的演进,都可能是对某个化学现象的不断追求。鲤鱼焙面里的面条原本是水煮的,为了让面更好地‘入味’,逐渐变成了油炸后失去水分的面。”

看着一双很好看的手将炸过的鲤鱼推入锅里,汤汁咕噜咕噜,付晓华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一条瘫坐在座位上的死鱼。

“说到渗透,我们还要提到咸鸭蛋和果脯,它们之所以能够长期保存,也是因为对渗透的应用,经过腌渍,它们的细胞中富含了高浓度的盐和糖,细菌一旦进入其中就会因为渗透作用失水死亡。”

道理我都懂,小甜老师,你不用给我现场切开一个流油的咸鸭蛋了!呜呜呜,我也想吃咸鸭蛋配面条,呜呜呜我的三明治它不好吃。

看完视频,付晓华哭着去看评论,大早上的,今天上完课的大家日子也一样不好过啊。

“河南人看见这个视频里的菜超亲切!安利大家洛阳水席!求求大家一定要当地尝尝!”

“同是河南人举手!小甜老师来河南了吗?”

“我这次终于有小甜老师同款了,我在吃咸鸭蛋!可不知道为什么不流油。”

看见评论里有人说这些大部分是河南菜,付晓华直接把视频转给了自己的一个同事。

然后她也火速加入到了“啊啊啊想吃”

的行列中去了。

十分钟后,她目瞪口呆地看着她那个同事哭着进了门,其他人连忙问她怎么了,那个一贯大大咧咧的女孩儿红着眼睛摆摆手说:

“没事儿,我就是想家了,我妈就会做这个酸辣焦炸丸子,我去年过年回去的时候还吃了。”

转个视频把人给惹哭了,付晓华觉得很不好意思,午休的时候一刷朋友圈,她看见自己这个同事把视频分享了在朋友圈里,配的字是“妈,我这下明白你为什么把丸子炸得那么黑了!”

“嘿嘿嘿,又给我们小甜老师拉了两个粉!”

付晓华有些得意地笑了。

沈小甜在看手机。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