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破金身以利诱之(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王烈这话说完,薛正文、薛瑞等人面面相觑。倒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件事,而是他们知道的所有也就仅限于有这么个印象。至于具体的他们平时也不甚了解,此刻当然不会说出来露怯。
“表兄,我知道!”
不,你不知道。。。。。。
薛宝钗的回答让薛正文他们是又欣慰又害臊。欣慰自是因为见到自己家后辈博学多识,害臊则是这么一群大老爷们,论起来见识还不如这么一个女娃娃。。。。。。
“呵呵,各位叔伯想来也都是知晓此事,烈就不过多赘述。昔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已经证明了这座天下的广袤。纵使大半地区愚昧无知尚未开化,但其拥有的资源,却是我大梁稀缺的东西。”
“在这里烈拿一些人尽皆知的事来说:一些香料,放在我大梁则是实打实的奢侈品,甚至都要与等重的金银同价。可就在安南再往南一些的岛屿上,这些香料却如野草一般恣意生长。”
“再比如,前段时间烈奉命前往山东调查京营军备倒卖一案,抓过几个倭寇,从他们口中得知了那些倭寇购买军备的银两,诸位可知有多少?”
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王烈伸出一只手翻覆。
“五百两银子,一套。那倭寇先期便一口气要了整整一千套。后续若不是烈查办了此案,数额只会更加巨大。”
“烈知晓,五十万两,一百万两银子对薛家来说不是什么很大的数目。此前的册子里,有无数种方法可以挣到这五十万两,甚至五百万两、五千万两。”
“但是,倭国那所谓的大名,治下不过千户,土地不过一州。就是如此狭小的土地,稀缺的人口,便能凑出百万两以上的白银。。。。。。”
王烈说到这,嘴上挂着微笑,循循善诱的说道
“烈从好几名倭寇嘴里听闻,在那倭国啊,银矿根本不是什么稀缺的东西。甚至很多银矿就那么裸露在地表之外,只需要拿着镐头过去挖几下,就能挖到大块大块的银矿石。”
“正常途径挣钱,那是个日久天长的买卖,即便烈对自己挣钱的本事有信心,也不敢说几年内就能挣到千万两的银子。”
“可若是开采银矿,尤其是质量极佳的露天银矿,可比册子上任何一种方法来钱都要快的多得多啊!”
“此事当然不可能是烈哄骗诸位。想来以薛家的实力,找些倭人验证并不困难吧?”
“烈今日也不与诸位提什么出海贸易,单单只说这倭岛上数以千万甚至数以亿计的银矿。。。。。。”
话说到这里,即便是薛宝钗,也早就放弃了什么女儿家的仪态,微张着小嘴,一副三观被震碎的模样。
在明朝时期,很多商人们其实都知道倭岛的倭人人傻钱多手里有不少银子,但知晓此事与倭人贸易的商人们都是明朝贵族在背后掌控。
梁代明后,与倭人交易的路径就被这些遗留下来的中小贵族捏在手里,这也就导致很多人包括薛家对倭人的财产认知不全。知晓倭人有不少钱,但具体多少,还真没个数。
“呼,呼,呼。”
薛正文瞪着通红的眼珠子喘着粗气,过于激动的心情甚至让他一时间说不出来什么话。
如此庞大数额的白银,哪怕只有十分之一,都是薛家不知道多久才能挣来的天文数字!
“表。。。。。。表兄。。。。。。这银矿毕竟在倭国。。。。。。”
薛宝钗好不容易定了定神,问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任凭王烈现在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可银矿是在倭国,属于大梁藩属国,他们怎能前去开采?
“表妹难道忘了,烈来江浙本身就是负责清缴倭寇的啊。”
王烈嘴角勾起,微笑着吐露出的字词犹如恶魔的低语一般回荡在众人耳边
“倭寇见势不妙,逃回倭国,烈自当除恶务尽,带人追去,自是应当的吧?”
“倭国身为藩属国,今天朝上邦心怀大义,不愿看倭国人民生活在水火之中,替他们剿灭了匪患,他们非要替上邦报销军费,烈总不能阻止他们的谢意吧?”
“与这些大名交往途中,他们被烈的人格所折服,是以送出了一些小礼物。。。。。。也。。。。。。很合理吧?”
。。。。。。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