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淳风(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有一个牛人横空出世,他可是全球位给风力评等级的开创者,被誉为后世人心中的不折不扣的老神仙。他编纂的一本书,据说预测了中国未来上千年的走势,没错,他就是唐朝赫赫有名的大咖——天文学家、道士李淳风。而在坊间传说中,他背后还有一个重量级的师父兼挚友,那就是同样声名在外的袁天罡。不过,你知道吗?这位李淳风其实起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算命先生,但他愣是创造了多个“宇宙第一”
,让人惊叹不已。临终前,他对袁天罡撂下一句:“我的墓将来肯定被人挖,你的却安全无恙。”
结果还真是,李淳风的墓后来被盗,而袁天罡的墓却无人敢动。
更有意思的是,李淳风随便一句话,竟能精准预言唐朝百年后的事,而且每个字都像定制好的剧本一样一一实现。话说这位李淳风,地道的岐州雍县人氏,唐朝的一位杰出天文学家、易学家,可谓天文地理、阴阳五行、道教理论无所不通,平时兼职给人算命、驱邪避凶,人气指数爆棚,连朝廷里的达官显贵们都排着队给他点赞。隋朝仁寿二年,李淳风出生在岐州雍县,打小就是个学霸级的人物,读书破万卷,尤其是对天文、历法学问研究得那叫一个精深,数学技能也是杠杠滴。
唐高祖武德二年的那个春天,李淳风凭着一身硬实力被引荐给了唐王李世民,成了他的记室参军,一展才华。到了唐太宗贞观元年,那时李淳风才25岁,就已经胆肥到给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仨均撰写的《戊寅元历》挑刺,提出了多达18条改进意见。太宗老爷子一听,觉得这小子有两把刷子,采纳了其中7条,立马提拔他为将仕郎,还把他送进了太史局工作,这一干就是4o年兢兢业业,成了《国史异纂》中的风云人物。
话说有那么一次,李淳风校订新历法,预测到一次日食生的时刻,但皇上一听这日食对国运不利,顿时心情don到谷底,冷冷地质问他:“要是那天太阳没被遮住,你怎么给自己圆场?”
李淳风倒是一脸淡定:“陛下,若日食不生,我就自刎谢罪。到了那天,您在庭院里候着,看我掐指一算,指着影壁说,到这个点,日食必现。果不其然,日食如期而至,精确到连一根头丝的误差都没有,这段经历充分证明了李淳风算术水平堪比现代计算器。
比起精准预测日食,更让李淳风名声大噪的是他预测武则天篡位的神机妙算。在太宗晚年,民间疯传一句神秘预言:“唐三代后,女主武王执掌天下。”
李淳风经过一番占卜推理,认定这将是武姓女皇取代李唐江山的预兆。于是乎,太宗对所有带“武”
字的人、地、官名都高度警惕。一开始,太宗的眼光锁定在开国功臣李君羡身上,这哥们儿的籍贯、官职、爵位、乳名、驻地,处处与“武”
字结缘,似乎成了预言的完美人选。太宗本着“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
的原则,让御史编织罪名,指控李君羡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结果李君羡就这样莫名躺枪,一命呜呼。
尽管李君羡已死,太宗心头的疑云仍未消散,他把李淳风召进宫中,紧张兮兮地问:“那个预言真的破解了吗?”
李淳风再次凝神占卜,一场关乎李唐命运的大戏悄然上演……
李淳风面对太宗的疑问,坦白告知那个神秘预言仍在生效,大约三十年后,一名武姓的宫廷女子将会篡权,并且会对李唐皇室进行血腥清洗。太宗一听,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琢磨着要把皇宫内外所有姓武的女性都清理干净。他转头看向李淳风,征求意见:“这样做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李淳风一听,赶忙拦住太宗的冲动之举,耐心解释:“皇上,这个武姓女子要夺权还需三十多年,那时候她可能已经是老奶奶了,或许还会心存慈悲,危害不大。但如果皇上你现在大开杀戒,天命难违,届时上天说不定会派一个正当壮年的武姓女子来搅局,那时候李氏家族恐怕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太宗听后,一面愁眉苦脸,一面又害怕得不行,不过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终究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果不其然,三十年后,预言应验在了太宗身边的女人——武媚娘身上。武媚娘不仅成功篡位,还将李唐皇室成员屠戮殆尽,几乎让李家绝了种。
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李淳风精准预见,这货简直就是神仙附体!对于他能预知“唐世后女主武皇,三世后女主武皇”
的说法,有人可能会嗤之以鼻,觉得纯属巧合。但是,当你了解到李淳风的六个科学贡献时,又该如何解释呢?话说李淳风他爸李播,原先是隋朝的一个小小县尉,嫌官小没啥意思,索性辞职不干,改行当了道士,专心注释《老子》,还创作了《天文大象赋》。李播的任性一搏,不仅让自己在道学领域有了突破,也让儿子李淳风从小就沐浴在道家思想的熏陶之下,为其日后成为一代神算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圈子里,那可都是群博学多识、思维灵活的牛人,李淳风当然也不例外。这位老兄从小深受他老爸的影响,对天文、历算、阴阳之学尤为痴迷,打小就显露出了一股子科学家的范儿。长大后,李淳风顺利进入太史局工作,专门研究天文历法这一高科技领域。
为了更好地掌握星辰动态,李淳风对历史悠久的浑天仪进行了升级改造。这浑天仪最早源于汉武帝时期,经历了耿寿昌、张衡、孔挺等前辈们的层层优化,到了李淳风这儿,他更是把它打造成可以直接观测星辰运动、计算入宿度,还能追踪月亮在白道上的运行轨迹,为修订历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持。他还为此写了本专业书籍《法象志》,相当于现在的“浑天仪使用说明书”
。
此外,李淳风还瞄准了唐朝初年采用的《戊寅元历》这颗靶子,此历法出自傅仁均之手,但存在不少bug,比如预测日食、月食总是翻车。封德彝、王孝通、阴弘道等人也曾对此表示怀疑,可惜都被傅仁均一一怼了回去。直到李淳风出场,他一口气列举了《戊寅元历》的十八大罪状,每一条都戳中要害,让人心服口服。唐太宗一看,这小子说得有道理啊,马上组织专家团队对照核实,最终采纳了李淳风提出的七条修改意见,对《戊寅元历》进行了大手术。
正是因为这次的成功表现,李淳风成功入职太史局,专职负责天文历法的工作。到了唐高宗时代,《戊寅元历》的误差越来越大,更新换代已经箭在弦上。不用猜也知道,这艰巨任务自然落在了李淳风肩上。于是,他凭借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的《皇极历》为基础,精心打造了《麟德历》这部全新历法。李淳风的《麟德历》革新了以往历法中那些复杂到让人头疼的计算方式,简化了不少步骤,堪称历法学界的革命之作。这部历法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还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受到热烈追捧。李淳风对自己这项杰作相当得意,常常夸口说:“我最近捣鼓出的《麟德历》那真是绝了,简直不能再棒了!”
话说李淳风除了是一名优秀的天文学家,他还兼职做数学家,业务能力那叫一个全面开花。为了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唐朝政府决定在最高学府国子监开设“明算科”
,专门招生教授数学知识。这时候,李淳风携手梁述、王真儒等一众大咖,接到了朝廷的重要任务——编修注释包括《九章算术》在内的十部古代经典算术着作,这十部作品并称为“十部算经”
,妥妥地成了唐朝学子们的数学教科书。其中,那个用来计算球体体积的级牛掰公式——祖暅原理,就是在十部算经的传播过程中扬光大的,为后世学者研究数学史提供了宝贵材料。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