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推荐的历史人物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鉴于朱祁钰的发迹和落败都离不开他的“好”

大哥朱祁镇,所以我们先从明堡宗,啊不好意思嘴瓢了,是明英宗朱祁镇开始理时间线。

光幕前的众人:这语气真够阴阳怪气的,看得出来你很瞧不上朱祁镇了。

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出生不到三个月就被册立为皇太子。宣德十年,朱瞻基英年病逝,朱祁镇幼年继位,次年改元正统。初,朱祁镇由内阁文臣“三杨”

和祖母张太后辅政,张太后去世后,朱祁镇宠信司礼太监王振,开启了明朝宦官专权的先河。专权到什么程度呢?那是王侯公主都得叫王振翁父,大臣们都得认干爹的权威!

正统十四年,北方瓦剌来犯,在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草草准备了两天,就带着满朝文武和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去了。然后结果嘛,我们都知道,由于朱祁镇不听专业人士的劝阻,把指挥权交给了王振,而后王振又指挥失误,明军在土木堡大败,死伤大半,朱祁镇被俘虏,英国公张辅,奉宁侯陈瀛,驸马都尉并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野,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等五十多名勋贵大臣都死于乱军之中,史称土木堡之变。

-

明·正统时期

被点到名的人:……

可怕,这不是皇帝,是阎王爷吧!

-

明·宣德时期

“宦官专权,断送了一大批勋贵大臣。”

听到这里,朱瞻基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废太子的举动是十分明智的,他是真想不到,在复辟杀功臣之前朱祁镇居然已经先送走过一批人了!

大臣们的关注点则在另一个地方——宣德十年,陛下病逝。

“请陛下保重圣体!”

满朝文武难得达成了一致。

-

明·洪武时期

朱元璋暴怒:“咱不是说过宦官不得干政吗?这龟孙居然不把咱的话当一回事!”

朱棣不敢吱声,他怕自家老爹气不顺拿自己这个朱祁镇的祖宗出气。

-

明·永乐时期

朱棣盯着朱瞻基看了好一会儿,末了,只是叹了一口气道:“好好锻炼身体吧。”

虽然我不太懂为什么朱祁镇上战场要带一大堆文官,总不可能是像某些比较离谱的猜测说的那样,想将满朝文武一网打尽吧?但该说不说他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他这一波御驾亲征不仅为自己斩获了“堡宗”

、“大明战神”

、“瓦剌留学生”

等荣誉称号,还一举送走了明朝精锐部队和大半个朝堂,明朝国运从此急转直下,一点缓冲时间都没有。

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就是,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前期进入中期的分界点。经此一役,明朝武将功勋集团损伤惨重,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廷由文武平衡转向文强武弱。而文官集团的崛起到后期甚至对皇权都形成了极大的压制,使得后期的皇帝选择提拔宦官以制衡文官,间接促使了宦官集团的崛起。于是最后又到了熟悉的党争环节,这历朝历代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可以说,朱祁镇算是开了一个特别坏的头,这也是我之前说我是明实亡于堡宗派的原因,在我看来,内部最大的雷已经从这里开始埋下了,后面的皇帝就是在这个框架里一边不断踩雷一边埋新雷的过程。

-

明·洪武时期

“文强武弱,党争……”

朱元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岂不是翻版的宋朝?”

他对文官没多少好感,也一直在有心压制,没想到自己的后世子孙居然能让文官强大成那样,压制皇权?

-

其他时空

“党争,历朝历代都迈不过去的一个坎……”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