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慈眉善目张太后(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自从推到王昭妃这个软妹纸之后,宅男朱寿可谓是夜夜耕作,日日劳累。
这一点让大明百姓们欣慰不已,甚至连张太后,也高兴地吩咐小太监王伟,来乾清宫请朱寿和他的几个老婆去赴家宴。
这下问题来了:如何处理这几个老婆的关系?
话说商女不知亡国恨、宅男不懂儿女情,别说没心没肺的朱厚照了,就是宅男朱寿,对处理家庭问题,也是两眼一抹黑,难度不亚于跟文官集团进行政治斗争。
朱厚照可以称得上是大明第二幸运的皇帝,尤其是跟他那个历经万难的父亲相比。
第一是谁?当然是他的堂弟嘉靖帝了,说实话,无论哪个皇帝,想跟嘉靖比幸运指数,纯粹是自找不快。
朱厚照生下来就是皇嫡长子,老爸只有一个老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早早挂掉,没有谁跟他抢皇位,也不用担心谁来害他。
登基的时候,按照大明的律法,刚好成年,不用担心张太后的管教,也不用管顾命大臣们的罗嗦。
刘健和谢迁就是因为管太多了,被他一脚踢了开去。
要是他再小两岁,不说太后临制,就是顾命制约,也能把他从顽童管成老成少年,就像后世的万历帝、康熙小麻子一样。
在他登基之后,正德元年八月,他和中军都督府同知夏儒之女夏氏大婚,随后又册封沈氏为贤妃、吴氏为德妃。
一后两妃,从宗法上来讲,朱厚照同学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大明之主,干什么都不会有人管他了。
这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少年皇帝来说,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走路都带飞的。每个人都有叛逆期,干些出格的事,那是必然的。
不过这次朱厚照同学的出格之事,就有点另类了:他居然让新封的王昭妃,排在沈贤妃的前面进殿。
我们都知道,天子之家无小事。其实这句话还有另一个注释:天家无恩情。
后世崇祯帝的那句悲叹,被没当过皇帝的草根们世代传唱,意思是:看看,当皇帝也有苦逼的时候?
沈贤妃当即就怒了,按照宫庭规矩,王昭妃再受宠,也得走在最后吃灰,和她同仇敌忾的还有夏皇后和吴德妃。
这是很自然的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前些日子还斗得死去活来的三人,一下子从《金枝欲孽》变成了《八女投江》。
没办法,谁让她们的敌人是王昭妃这个狐狸精呢。
王昭妃可跟那些老儿当不一样,谷道是生不出孩子滴,因此三位娘娘完全没有危机意识,如同后世的央企和外企一般。
但王昭妃就不同了,要是被她抢在前面生了儿子,三位娘娘还有何地位可言?
要知道,大明朝被废掉的皇后、贵妃,那可是数不胜数。
看着站在门口的三位娘娘,朱寿自穿越以来,第一次觉得事情有点棘手。
娘娘们毕竟不是文臣,要是依靠强力手段,保不准还有张太后的责罚在后,要知道,大明是以孝治天下,老娘管教儿子,那是天经地义的。
如果说正德皇帝还有什么需要害怕的人,那就是从来不问政事的张太后了,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即使穿越而来的朱寿,也不敢挑战自己的母亲。
此时已近申时,太阳暖暖地照在慈宁宫的庭院中,绿色的小草、黄色的琉璃、红色的宫墙、白色的玉栏,显出了皇家的风范,同时也衬托出了三位娘娘的特立独行。…。
朱寿在太监们的扶持下,踏上汉白玉石阶,走到三位娘娘的跟前,轻声责备道:“不过一桩小事,何至如此?”
三位娘娘低头不语,倒是宫门内传来一个慈祥的声音:“天子之家无小事。”
透过朱红色的宫门,在一颗郁郁苍苍的古树下,站着一个身着粗布棉衣的女子,约摸三十多岁年纪,眉眼之间,跟朱厚照长得颇为相似,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的美丽。
根据朱厚照的记忆,朱寿明白,这就是张太后了。
她的身边围着数十名太监和宫女,但任何人只用瞧上一眼,就能知道,那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女子,才是真正的中心。
张太后并不神秘,相反,她非常普通,甚至普通到跟个农家妇女似的。
但就是这种普通,才显得她与众不同,因为这儿是皇宫,全天下最不普通的地方。
比如那盛妆出席的一后三妃,穿着价值万金的各色锦丝长袍,身上挂满了金银玉石,就连她们身边那些宫女,穿得也比张太后出彩。
普通的张太后,站在并不普通的皇宫中,就成了一道另类的风景。
朱寿忽然之间,似乎明白了明孝宗为何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妻皇帝。
张太后是个很好的妻子,也是个很好的母亲、姐姐和女儿,但却不是个合格的皇后和太后,纵览史书,从来没有看见她教育儿子的例子,相反,经常可以看见她的父亲强占民田、弟弟杀人掠货、儿子调皮捣蛋。
张太后是兴济人,父亲张峦,母亲金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被选为太子妃。同年九月,太子朱祐樘登基,即明孝宗。冬十月,立太子妃张氏为皇后。
据史书记载,孝宗和张太后相处,有如民间的百姓夫妇,毫无天子之家的风范。并且还厚封张家,比如张峦为昌国公,张太后的弟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
每当遇到张家的人犯法,孝宗也是从来不加处罚。
到了正德朝,更是如此,两个舅舅为非作歹,朱厚照也是一笑置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