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神龟御敌中(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一道“篱笆”
大显身手,消灭了大半的蝗虫。有一些蝗虫侥幸飞过火墙来到第二道“篱笆”
前,面对着的是数百只鸡鸭鹅的翘以待。这些鸡鸭鹅看见这些肥肥胖胖的蝗虫,一个个高兴的不得了。这些鸡鸭鹅心想,自己平时都是吃主人搅拌的糠皮和菜叶子,那玩意儿真不怎么好吃。最好的食物也不过是吃只蚂蚱解解馋,那还得自己去野地里寻找,何时何地见过这么多肉乎乎的美味佳肴?于是,它们不等蝗虫靠近就拃开翅膀飞扑上去,把一个个蝗虫叼进嘴里。
躲过了火墙躲不过鸡鸭鹅的嘴,第二道“篱笆”
又消灭了一大批蝗虫。这道“篱笆”
抵御蝗虫虽然非常有效,但却出现了一个大漏洞:鸡鸭鹅吃饱肚子以后就懒得再张嘴了。所以,剩下一小部分蝗虫又得以死里逃生,继续向北侵犯。
李树韬和村民们有点担心,因为蝗虫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如果第三道“篱笆”
不能把剩下的蝗虫干净彻底地消灭掉,不出几天工夫就会繁衍出一大批小蝗虫来,灾情依然异常严峻。在这个节骨眼上,村民们把全部希望就寄托在白仙神龟的最后一道“篱笆”
上了,人们都希望两位仙家能够使出非同寻常的雷霆手段,将剩下的蝗虫尽数歼之,以绝后患。
第二道“篱笆”
与第三道“篱笆”
之间只有六十丈远的距离,蝗虫眨眼就到,有的蝗虫已经飞到白仙汪的边缘。这时,只见白仙汪里忽然升腾起一股股浓雾。浓雾很快向四处弥漫开来,雾气越来越宽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从翠玉河的东岸到西岸堵了个严严实实,形成了一道密密匝匝的雾墙。雾墙里面不时地透露出一股股呛鼻子的味道。
突然,浓雾飞快地旋转起来,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把一群群蝗虫团团围住,包围圈越来越小越来越紧。
村民们终于明白,这就是白仙神龟所说的第三道“篱笆”
——雾墙。
大约半个时辰以后,雾墙渐渐消失,浓雾慢慢地消散开来。这时候,村民们来到白仙汪边观看,只见地上覆盖着一片片死去的蝗虫。
正如白仙神龟所承诺的那样,在这第三道“篱笆”
面前,一只蝗虫也没有飞过去。
看到这种情景,李树韬带领村民们转身面向着白仙汪,合起手来作揖致谢,嘴里念念有词:要不是两位仙家相助,雁浦村这回可就遭了天大的灾祸了。雁浦村的老少爷们谢谢两位仙家了!
话音刚落,就见白仙汪里突然冒起一串长长的水泡。水泡沿着水汪的四周遛了几个圆圈后,慢慢地消失了。
李树韬和村民们都不解这是何意,就赶紧写了一张纸条放在小庙里,询问两位仙家有什么吩咐?
很快,白仙神龟也把纸条送到小庙里,上面写着这样几个字:我们同住雁浦村,都是雁浦村的子民。不同的是你们住在6地上,而我们住在水汪里。6地水中都是一家人。而蝗虫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消灭敌人是全雁浦村民的职责和义务,不用感谢我们,反倒是我们应该感谢乡亲们,感谢乡亲们的理解和信任,感谢乡亲们没有把我们当做异类,把我们当做亲人一样。
事后,李树韬写了一张字条,问白仙神龟,雾墙里透露出来的呛鼻子的味道是什么东西?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能把蝗虫熏死?
白仙神龟回复的字条是这样写的: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雁浦村四周的山上都有,它就是黄蒿。乡亲们夏天也常用黄蒿熏蚊子。蝗虫到来之前,我们就从山上采集了大量的黄蒿备用。当然,单靠黄蒿的气味熏蚊子可以,熏死蝗虫还差不小的火候,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对黄蒿进行了特殊的加工。这一点是我们的秘密,不方便告诉乡亲们,见谅。
这是白仙神龟第一次成功御敌。
第二次成功御敌,是准确地预报了一次大地震,让雁浦村民幸免于难。
地震,在雁浦人的方言中称之为地动。为叙述方便,故事里仍按照当地的方言称呼为地动。现代的地震预报技术很先进,可以借助于紧密的仪器和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其实,在过去的乡下特别是深山老峪,每当地动来临之前,也都是有种种先兆的,比如一些动物的反常现象等等,只是不足以引不起人们的注意罢了。
白仙汪平日里波澜不惊,即便是山洪暴的时候,翠玉河里浊浪滚滚涛声震天,但是白仙汪里却依然静若处子。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