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孙相举荐 前程似锦(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孙皇后翻来覆去,冥冥之中,总是感觉,自己和这个周天赐有一种说不出的缘分。自从御花园见过这个周天赐后,已经有几年没见了。如今再次听到这个名字,他居然当上了县令。
皇帝说,周天赐今年只有十七岁。十七岁,如果自己的孩儿还在的话,今年也是十七岁的花样年纪。天赐,倒是和辰儿都有一个天字。
孙皇后迷迷糊糊的想着,渐渐入睡。
--------------------
周天赐人还未到清河县,吏部的任免文书就先到了。
方县令也是一头雾水,也有点愤怒。“我明明在信中向郡守大人表功,只字不提周天赐这个名字,怎么到头来是这么个结果。”
没奈何,事已至此,争辩无用。就等周天赐回来交接事务,回老家养老也好吧。
方县令长吁短叹之间,周天赐的马车已到县衙门口。
“方大人早,属下已回清河,特来向方大人报到。”
天赐向方县令行礼。
“不敢不敢,周大人舟车劳顿,应先回宅院休息,再来与老夫做好交接。”
方县令以为天赐已经知道了自己升职的消息。
“交接?方大人高升了?那要恭喜方大人了。”
天赐不明所以,还以为方县令要高升了。
“周大人误会了,老夫要回老家养老去了。要恭喜的是周大人,接替老夫担任这清河县令了。”
方县令脸色微变,还以为天赐在讽刺自己。
“周大人既然来了,老夫就和周大人把县衙事务都交接一下吧。师爷进来。”
师爷把县衙大印、各项公文事务清单都已经准备好了,整整齐齐摆在案头。“周大人请查验。”
天赐默然,一切手续事务处理完毕,“方大人,今晚就由下官做东,给方大人送行如何?”
。
方县令摆摆手,“不了,周大人有心了。老夫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即刻启程回老家。”
说完,方县令起身,离开县衙,坐上马车,头也不回的走掉了。
送走方县令,回到县衙内,周天赐拿着吏部的任免文书,看了半天。
“我这就升官了?我也没干什么啊?不就是修了个河道嘛。”
天赐看向师爷,可是这文书确实是真的。
师爷讨好的说:“周大人兴修河道,兢兢业业,大获成功。如今清河县风景秀丽,百业兴旺,皇上赞赏。周大人居功至伟,担任县令一职,实至名归。”
天赐听的是浑身松软,哈哈大笑,“师爷真会说话。”
天赐又查看方县令留下来的县衙大印,“清河正印”
四个大字庄重肃穆。看着这四个字,天赐仿佛是看到了清河县的未来。“在我的治理下,一定要让清河县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正幻想间,师爷问:“周大人,按规定您需要搬到县衙后院来居住。”
天赐嫌麻烦,“算了,我就住在宅院里,懒得动了。”
其实天赐也知道,县衙里人多眼杂,自己又是个随意的人,日日有人看着,也不舒服。
师爷:“那就不搬了。”
又将县衙事务一一向周天赐禀报。天赐一一记下,能办的就按惯例办了。
晚上,天赐在房里疯了似的,上串下跳,欣喜异常。白天在县衙一本正经的他,到了晚上一个人的时候,终究是十七岁的年纪,忍不住了,乐不可支。家仆们也是高兴不已,天赐特许,大家开怀畅饮一番。
----------------
次日,周天赐按时到达县衙,书房内,正欲开始办理公务,师爷进门,递上拜贴。“周大人,县里的各家商铺老板知道了周大人高升,特来请求拜见。”
“哦?他们有什么事吗?大清早的就来了。”
天赐边看公文边问师爷。
师爷:“这也是惯例,每年年后,县衙开门的第一天,他们都会来县衙拜见。前日里他们拜见了方大人,昨日听说周大人高升,特地再来拜见高大人。”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