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种建中温书温了好一会儿,出来时刚好见到明远在将从洛阳一路搬到京师来的几盆牡丹摆在向阳但有不太晒的地方;过了一会儿,又见明远指挥众人,将绘有吴道子真迹的几幅门板堂而皇之地摆在客厅里……种建中一时也是无语,摇摇头,回去继续温书去了。
明远将一切收拾停当,直接去自己的卧室里躺下,黑甜一觉,睡了个昏天黑地,又洗了个热水澡,似乎这才将一路上的劳顿全洗去。
他刚刚换好衣物,外面向华进来报,说是从陕西一路跟过来的车夫找到了回长安城的差事,明日出发,前来辞行。
明远当即匆匆写了一封报平安的家书,让那车夫捎回长安,带给舒氏娘子和十二娘。
他将家书和一贯额外的车资给了那车夫,车夫千恩万谢地去了。
这时天色已黑,明远一问,便知早已错过了驿馆的饭点。
但明远也不担心,他带上向华,走出驿馆,自去街面上觅食。
他在长安时就曾听说,汴京城里酒肆饭铺林立,通常不论饭点,随到随吃。这次他亲身经历,确乎如此。
从驿馆出来不多远便是朱雀门,沿街道往西去,明远已经看了一路的招牌——这招牌比他在长安城里见到的那些招牌和幌子要气派多了,即便是在晚间,也可远远望见。
毕竟这些招牌,都是“灯箱广告”
——将半透明的帛布绷在木制或者竹制的架子上,内部点上蜡烛或者油灯。晚间远远看去,都是异常显眼。在明远看来,竟有点后世热闹的商业街上霓虹灯遍布的感觉。
那些灯箱广告旁,是高大的“彩楼欢门”
①,也就是用竹竿等物扎制的门楼,再缚上彩纸或者彩帛。门楼上装点着各种式样的各色绢花,在夜色下看起来栩栩如生。
跟在明远身边的向华,乍一来到汴京这样的繁华大都市,便只觉眼花缭乱,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事事向明远询问。
明远随口回答:“这……看起来像是一家‘正店’。”
偏巧明远的解答被一名路人听见了,掐着胡子回答:“这位小郎君说得不错。这原是京中最有名的正店之一,叫遇仙正店②,以酿造玉液酒出名的。”
明远:好耶……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他袖子一扬,便想去那遇仙正店里大手笔地解决晚饭问题。谁曾想向华傻乎乎地问人家:“遇仙正店,去了就能遇仙吗?”
几个路人听见了,全都哈哈大笑。
更有人揶揄向华:“小伙子,那里确实是能遇‘仙’,但是需要多费钱钞……”
明远一眼望见那座辉煌正店跟前挂着的栀子灯①,知道那是里面有歌女陪酒的饭馆。
果然,那人在路面店铺的灯光掩映下看见了明远的容貌,笑嘻嘻地又补了一句:“如果是你家小主人去了,就未必要多费钱钞,不仅能遇仙,仙没准还赶着来遇你。”
明远保持礼貌的态度,暂且将这当成是恭维话。
谁知向华依旧没反应过来,伸手挠头:“所以……这里头是道观?”
四周顿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连明远也忍俊不禁,终于和众人一起笑了起来。
向华依旧不明白,最终被明远拉走。
看这样子,向华这淳朴少年还是不宜直接带去这些声色娱乐场所。
于是明远没有选择遇仙正店,而是带着向华沿街慢慢闲逛,路过曹婆婆肉饼店和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李四分茶③,最终在朱雀门附近夜市挑了一家小吃摊,选了几样“杂嚼”
④。
他睡了半天才起床,到了晚上便胃口不大。而向华却是“半大小子,吃垮老子”
。看着向华狼吞虎咽的样子,明远只得又给他买了几个酸馅包子⑤。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