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反应(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除了惋惜不是贾家的功劳,也没办法。
在大家为了牛痘之事议论纷纷的时候,林老爷带着一家人出外春游踏青了。
时隔半年后,林老爷终于用上了言娘编好的络子,腰间挂上了那一块玉佩。言娘也带上了玉佩。一家人要整整齐齐的。
暮春季节,肇庆地处南方,气候温暖宜人。
林如海是在休沐的时候带着大家去庄子上。
林老爷带着言娘、黛玉、阿寿一家四口在前面的马车上,后面的马车载着三胞胎和他们奶娘。
三胞胎日渐壮实,林老爷已经给起名字了。
分别是阿松、阿泰、呦呦。
松柏长青,平安康泰,青鹿长寿,而呦呦鹿鸣。
再加上阿寿的名字,清一色祈求健康长寿的小名儿。
林老爷最衷心的心愿可见一斑。
登车后,阿寿就趴在窗户上好奇的往外看。
黛玉帮他捏这帘子,也好奇的往外看着。
黛玉归家后,在父亲膝下,孩童的童真逐渐显露。
活脱脱就是个稚气未脱的女童。
林老爷也随他们。
来到城外没多远,言娘看到热火朝天的砖窑。
“这儿的地还是林家的吗”
言娘知道砖窑归官府了,不清楚土地情况。
“不是了。官府用咱们现在去的庄子和沿海的土地,和我置换了几个城门外的地。”
林老爷闲适的摇摇扇子。
“沿海的土地啊。那有机会带孩子们去海边挖贝壳。别跟着老爷在沿海呆了几年,以后回去了,人家一问孩子们见没见过大海,孩子们说没见过啊。那就闹笑话了。”
自从晒盐之法出来后,靠海的土地价格暴涨。看来林老爷在这次交易中没吃亏。
大清有漫长的海岸线,当地人晒盐自己吃、少量售卖官府也拦不住,民不举官不究。
反正大清地域辽阔,现在盐价下来了,跑太远販盐也不划算。大头还是在朝廷手里。
“下一次带你们去海边”
林老爷懒懒的扫了言娘一眼,许诺道。
“哦,太好了。谢谢爹。”
两个孩子在旁边听过大人说话后,欢呼道。
言娘隐晦的翻了个白眼,老娘的功劳呢。
言娘趴到另一个车窗往外看,一个个大坑,坑里还有积水,坑边岸上种了树。
离得远,也看不清是什么树。
这应该是挖土烧砖后剩的坑。
言娘记得自己上世小时候,村子南边有一个砖窑,农闲的时候,不少村民都去那儿打工挣钱。
砖窑附近就有一个大坑。
那时候有挖土机,那个坑好大好深,似乎每年都听说有人在那儿游泳淹死了。
“老爷,这个坑要不要填了,太深会淹死人的。”
林老爷没想到言娘会这样说。
就坐直身子也往外看了一下。
“这些坑都承包到村了。出海打鱼总有危险。村民们用来养鱼,逢年过节每户总能分到几条鱼。看到那岸上的树了没”
林老爷用扇子随意指了一下。
“嗯,那时什么树啊”
言娘好奇的问道。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