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孤有罪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文淮脸上略一犹豫。

魏云清敏锐地捕捉到了,立刻道:“文大人,我也不是说您徇私枉法什么的,人都免不了有私心,我觉得为自己以及自己亲近的人考虑那是再正常不过的,可在运送粮草的这件事上,还请文大人您仔细想想。或许在你们看来那不过是大梁几百年来遇到的小小危机之一,不足挂齿。可历史有时候就是爱跟人开玩笑,说不定只是一颗小小的马蹄钉,就能毁了一个国家。大宋如今是有备而来,气势难挡,我大梁在应对上若有任何不妥之处,都可能成为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文大人,我想您也不想成为大梁的罪人,于千百年后被后世人们唾骂吧?”

“娘娘,您,您这是说到哪儿去了!”

文淮面露不悦。文人对于名声自然是相当在意的,如今魏云清以遗臭万年来作为威胁之语,他自然有所动容。

“文大人,我不过是在阐述一种可能罢了。这世上,一切皆有可能。你怎么知道,如今这粮草问题,不会成为决定这场战役的一个薄弱点呢?”

魏云清面容严肃,“我想文大人您一定熟读史书,类似的事不胜枚举,您说,我说的可对?”

文淮沉默半晌,叹道:“娘娘,这从嵊州粮仓运粮过去,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见魏云清张了张嘴想说话,文淮又叹息了一声道:“不过,这运粮之人,却得好好商榷一番,我曾听闻那嵊州粮仓的转运使……似与晏将军有些龃龉。”

文淮与那嵊州粮仓的转运使有遥远的姻亲关系,这次便想着将这功劳给他,至于对方跟晏如松的小过节,他之前觉得那不过是小事一桩,并不觉得对方会因这样的小事而影响大局。只是如今被魏云清如此一说,他心里也存了疑,生怕那小事果真影响了整场战役的进展,那他可就真要成为大梁的罪人了!

“那文大人可有合适的人选?”

魏云清面露喜悦,追问道。对于文淮的话,她还是相信的,毕竟之前跟文淮接触最多,他这个人如何,她也不是一点都不知道。

文淮沉吟片刻,说道:“人选我有两个,都是政绩斐然之人,也与晏将军交好,曾经有过押送粮草的经验,想来必定能不负所托。”

魏云清笑道:“那便请文大人同我去皇上面前说上一说,早日将人选定下,也好早日出发,免得延误了前线打仗。”

“娘娘说的是。”

文淮微微一叹,颔首道。

魏云清和文淮回到书房之中时,杨奕正在假模假样地看奏折,但时不时抬起头来向外看看,显然并不用心。见二人进来,他立刻惊喜地站起身,但似乎觉得这样不好,又立刻坐下,拿起奏折做出细看的模样,眼神飘飘忽忽的却落在向自己走来的二人身上。

等文淮出声,杨奕才装模作样地放下奏折,慢悠悠地看向文淮道:“怎么,有何事来找朕?”

“皇上,关于运送粮草的事,微臣还有话要说。”

文淮道。

杨奕先看了魏云清一眼,见她赞同地点点头,他便笑道:“你说便是。”

之后三人一商量——其实主要是文淮说,魏云清听,偶尔提提问,杨奕围观——最终定下了一切事宜。魏云清认为事不宜迟,便让文淮直接拟诏,将事情确定下来。

等文淮带着有皇帝朱批和印章的诏书离去,魏云清才放下心来。前方晏如松在战斗,她帮不上忙,只能在大后方用她自己的方式努力,为他扫清后方的一切障碍。

“云清姐姐,那你几时来教我治国之道?”

等文淮一走,杨奕立刻抓紧时间提出了先前被打断的事。

魏云清早把这事给忘了,此刻听他再度提起,也是一愣,随即道:“我早说了,我不懂什么治国之道,你要听,不如去找文淮,毛一荣等人。”

杨奕皱眉气道:“我也不是没听过他们讲课,可他们说的都不知道是什么,我根本听不懂!”

魏云清差点被他气死,听不懂就不能再加把劲,课后自己补补课,把听不懂的地方弄懂吗?如此理直气壮,他究竟哪来那么大的脸?

“可云清姐姐你说的,我都听得懂!”

杨奕补充了一句。

魏云清沉默了。她大学那几年是当过家教,教人确实不在话下,可那是数学物理之类她会的知识啊,所谓治国之道,她自己都不懂,又怎么可能去教杨奕?那不是误人子弟么!

“你别说了,我是真的不能教你我自己都不会的东西。”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