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师知苧从未听闻过这些往事,虽知晓姨娘并非是亲娘,但从未想过亲娘竟是昆山中玉府主之女。
秋姨娘继续道:“知知,宁王的律法定修,触犯朝中多少人的利益,那些人不会动宁王,但大人绝对是首当其中的那个。”
“若猜测没错,之前推出实行的律法出了不少纰漏,那些人将这事推至大人身上,冤屈如若不能洗刷,虽不至于株连九族,但革职流放只怕是少不了。”
早在很久之前,太子方并不同意律法变动,而宁王却以百姓利益为由,带头联合上书给圣人。
如今出了纰漏,宁王再如何都是圣人之子,所以这件事必须需要有人来承担,这般便落在师御史的身上。
所以当时随君深陷谋害一案中,哪怕证据不足也还是锒铛入狱。
秋姨娘拭泪道:“知知,府主当时虽怨小姐,可却也是疼爱她的,当年小姐负气离去,这一路府主都派了人保护,只是后来……”
剩下的话说不出来,泣声道:“小姐当年留下的信物,有一块琳琅玉佩,上面有小姐亲手刻的你的生辰八字,姨娘并未放在府中,就在长宁街的那湿巷中,你若带着玉佩前去昆山,寻中玉府主大人,请他相助,说不定能救下几人。”
就算不能救下人,那师知苧也不会再一辈子当奴,以后的日子不会太难。
担忧师知苧倔强,非得留在京都受苦,秋姨娘握住她的手,目光恳求:“吾儿,小姐当年最后悔的便是选择与府主断绝关系,可又无颜面回去,府主亦是拉不下脸,所以小姐死之前都还念叨昆山与府主,你就当姨娘求求你,带着玉佩去昆山寻府主,替小姐完成临终前的遗愿。”
听完秋姨娘的话师知苧已经猜出她的意思,眼中浮起朦胧水雾,咬着牙道:“姨娘放心,我定会去昆山寻中玉府主的。”
也会回来救师府的。
秋姨娘抚摸着她泪痕斑驳的脸:“辛苦吾儿了。”
师知苧也知道事已发生,也无回旋之地,而且眼下也并非是伤心之时。
从秋姨娘这边离开后,师知苧又去看了长姐与父亲,还有平素交好的弟弟妹妹,见这些人皆无事才依依不舍离去。
出去时,诏狱外的天已昏黄。
宁王见她双腮泪痕未尽,递过去一张锦帕。
师知苧没有拒绝,接过来低声道:“王爷,我能否晚些时候再回去?”
宁王道:“你要去何处?我陪你去。”
师知苧摇摇头。
宁王并未再强迫,而是让身边的人跟在她的身边。
师知苧先是去了长宁街将刻有自己生辰八字,还有名字的琳琅玉佩寻到,底下还有几封娘亲当年写得昆山的书信,她都当做信物小心翼翼地藏着。
拿完信物,她辗转又去了另一个小苑。
爹爹在很久之前曾有预料可能会有今日,早已经提前藏好了,他亲自批注、推行的最初律法样本,还有账本。
上面皆明细地写着所有明细开销,并无任何贪污与暗自修改的证据。
但师知苧前去寻师御史所言的账本这些物什,却早已被人挖空了。
谁会将寻到此处?
师知苧心绪不宁地离开,回到了宁王府。
回去时,宁王早已经入宫了。
刚进院子,紫苏便行来,道是宁王妃寻她。
师知苧谨慎地将琳琅玉佩系藏在身上,随后便跟着紫苏过去。
……
华灯初上,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金玉盏,壶觞,瑶浆味氤氲,君主坐上方,底下皆是朝中重臣,太子、宁王,皆在此。
圣人刚得天降图璧,神色正是欢喜,当众夸奖献宝的顾蕴光,随后吩咐身旁的宫人将图璧呈来与众人共乐。
巴掌大小的一块图璧被装在四方琉璃盒中放置在中央,上面图案色彩斑斓,‘天下共主,寿与天齐’这几个字清晰可见。
传言这图璧是当时顾侯爷被围困在边关,本是穷途末路之际,结果它从天而降,恰好砸落在敌军头上将其砸死,这才赢下一战。
此物是神谕,是命定给帝王之物,奉承至圣人手上,无疑是在告诉天下百姓,天下共主在大庆,是庆帝。
众人皆恭维,就连太子也不例外地盯着图璧看,眼中满是兴味。
唯独姿态散漫,懒倚在座位上身着玄袍金冠的顾蕴光,下颌微扬地乜斜对面的宁王。
他殷红的唇瓣洇上酒渍,仿若皎如玉树临风前,眼底泛着阑珊的醉意,带着京都少有的醉玉颓山之美态。
手中金盏微抬,遥敬宁王一杯。好似之前在外的纠纷不曾存在过。
顾蕴光仰头饮下一杯,上方的圣人声音落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