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凭直觉,她喜欢楚潆。这个姑娘天真烂漫,与进王府前的自己,实属同一类人。
“可以吗?”
楚潆歪歪脑袋,“我爹忙,也没空陪我,我一个人在屋里无聊得紧,我当然不敢嫌弃您啊,我还怕您嫌弃我呢。”
楚潆要是知道自己以后的人生有多精彩,就一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嫌弃?
谁会嫌弃禁军统领夫人呢?
话说谢氏回了家,好不容易等到崔国桢从翰林院回来。
崔国桢自然头一句就是问宝贝女儿。夫妻二人说得又哭又笑的,连晚饭都差点忘记吃。
又听说穆王竟允许海棠和家人来往,崔国桢心放下一半。说明穆王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一番直言而伤感情。
他对谢氏道:“我虽不能站在大殿之上、位列文武百官,但那里每天三呼万岁之后,谁昧了良心、谁触了龙颜、谁执了正义,翰林院没有不知道的。”
谁说不是呢?
历来入了内阁的那些宰辅们,哪个不是翰林出身。别看翰林们品阶不高,但翰林院却是官员的人才库、帝王的智囊团。
局势微妙得很
谢氏对崔国桢向来崇拜,这大约也是他们夫妻和美的原因之一,听相公这么一说,立刻觉得十分有理,却又听出来他弦外有音。
“今儿可是又听到了什么?”
崔国桢叹道:“太子糊涂啊,皇上已经对他一肚子意见,他大过年的还惹事,今天开玺仪式,皇上都没让太子列席。”
谢氏道:“那这也没什么啊,他们父子俩的事儿,早晚自己会解决好。”
“有人以祖制为由,当朝质疑太子缺席,把皇上气着了,这新年头一天上朝,就大发雷霆,一个个骂过去,连庆王都骂了。好在,穆王幸免。”
“那就是说,你之前跟穆王说的是对的,不掺和,远观。”
崔国桢点头:“若非他问,我向来对朝事不多言。”
翰林院常草拟公文,要的就是嘴紧,实在是宝贝丫头到了穆王府上,崔国桢不得不多关注。
谢氏觉得,相公永远正确。之前不多言正确,现在偶有建言肯定也正确。转念一想,倒想到太子:“对了,太子做什么了,连开玺大典都不让他参加?”
哪怕是二人私语,崔国桢不免还是压低了嗓子:“腊月二十八那天晚上,太子没有回东宫……”
“太子在外头胡闹也不是一日两日,没回东宫有啥大不了。”
谢氏不以为然。
崔国桢却道:“哪里啊,人根本没出宫门,却也没回东宫。”
谢氏倒吸一口凉气。东宫与皇宫联在一处,中间只隔一道门禁,虽说平日里来往自如,入夜却还是各归各处,除非宫里有召,否则东宫的人也不得随便夜间入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