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能文能武沈校长(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1982年下半年,我在农场中学的教学生活可谓平淡无奇,波澜不惊。这段时间我把精力全都扑到对教学教改问题的潜心钻研上,并使自己的语文教学业务取得了两个方面的明显提升:
其一,拜师学艺,形成独具一格的“情境教学特色”
。
说实话,我天生就是个做语文老师的“坯子”
。只是先前在小学工作,没有得到在中学展示自我的“表演舞台”
。现如今,排练出一幕“好剧”
不可或缺的“优秀导演、最佳主演、出色群演”
三大要素均已具备,故我便把提升和优化每一节语文课的“情境教学”
做为探索“语文教法研究”
的个攻关课题。
所谓“课堂情境教学法”
意即把每篇语文教材里的课文都当作一部优秀“独幕剧”
的角本;把学生当做参演的群众演员;把施教者当成主演,然后通过台上台下主客体间默契的语言互动进而把受教育者带入课文情境之中的一种直观教学方式就叫做“情境教学法”
。
先,探索“情境教学”
的实践过程是学习“自导自演”
的过程。初到中学语文教研组,我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位甘做“小学生”
的位置上,集各位语文老师所长补己之短。
苏沐老师是语文组长兼初三把关语文任课教师,我只要一有空儿就去听上一节课,他的优点是对“字词句”
的教学“砸得特实”
;姜喜民老师的优点是对课文的“阅读分析”
教学总能讲得“十分到位;孙忠义老师的优点是课堂教学“绘声绘色”
;吴丽祎老师别看年纪尚轻,但课堂上的“角色转换教学尤为突出”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课堂教学都有“闪光点”
。通过借鉴、旁观、窃学,使自己终把各家所长集于一身。
其次,实践“情境教学”
过程是“锤炼课堂教学艺术”
的过程。我热爱课堂语文教学,不仅因为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能使师生的情感得到陶冶,还在于教授语文课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一节优秀的语文课既能让学生学到该学的东西,也能使学生在教学互动中得到品行和人格的修养。这也正应了“什么种子结什么瓜”
和“啥样的先生教出啥样的娃”
的说法。由此可见,师者对于学生的影响永远都是具有特殊“表率”
意义的。
再次,提倡“课堂情境教学”
是创新课堂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偿试。记得1982年6月我去镇赉县实验小学观摹过一节由该校名师贾老师讲授的《月光曲》公开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就是通过“情境教学法”
演绎的一堂语文课。课堂上,贾老师不断变幻着故事里的角色,他忽而是音乐大师贝多芬在指尖上跳着音乐“芭蕾”
;忽而又是那位盲女在月光下倾听着贝多芬用琴键为她讲述凄美的爱情故事……,用课文情境把学生思绪带入广阔的想象空间,进而让学生的情感在情境教学中得到全面升华。
正是通过拜师学艺和本人的不懈探索,我在1982年8月到1984年9月两年时间里使自己的“情境教学之路”
越走越宽,并取得了让学生普遍认同的教学效果。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