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锦衣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秦国改革(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秦王宫内,魏闲端坐在上方,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目光慵懒地扫过下方那些忙碌的内阁大臣们,感到无比的惬意。

这种将事情交给别人去做,而自已只需做出决策的感觉,让他深深体会到了权力的美妙滋味。

从北方战场归来后,魏闲立刻动手推动中央政府机构组织的变革,将原有的三公九卿制度彻底推翻,转而建立起现今的内阁六部制。

在厂卫那毫不掩饰的严密监视(威胁)之下,无人敢于对这次改革发出哪怕一丁点的质疑声。

即使有些人因为自身权力被削弱而心怀不满,但是当他们看到厂卫手中那闪烁着寒光的大刀时,所有的不满和抱怨都只能深埋心底。

毕竟,那种脖子上凉飕飕的感觉可不好受。

谁还敢与秦王作对?

那岂不是跟在阎王爷面前挑衅无异。

九野城中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如今坟头上的草恐怕都已经长到三米高了吧。

也不看看,那些个厂卫如饥似渴的眼神,就巴不得你犯错误,好刷一刷自已的业绩呢。

今儿你若是胆敢在家里说半句关于秦王的坏话,恐怕到了晚上,厂卫就会亲自上门“邀请”

你去镇抚司“喝茶”

别问怎么知道的,这都是血的教训。

所以大臣们只能在背地里对着魏忠贤等三人破口大骂,但平日里一旦见到他们,却又不得不立刻换上一副谄媚的笑容,仿佛脸上盛开了一朵菊花一般。

还是得罪不起啊!

将九卿各部门划分为六部,仅仅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各官职分配,以及各部门的权力分配和转移。

这些部门各有其职责,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避免了权臣专权的局面。

俗话说,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所以魏闲觉得,那些过于纷繁琐细的政务,还是交给内阁大臣们去分忧吧。

于是乎,内阁便快速成立了。

第一任内阁大臣,由闻人正、于笃、尉缭、诸葛亮等四人担任。

他们的职责,就是将六部的各项事宜进行统筹梳理,最后将整理好的奏折提交给魏闲。

而其中传达奏折的批红太监,就由魏忠贤兼任。

这样做,不仅极大的加强了办事效率,也让魏闲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了出来,既可以将事件进行整合,又可以让内阁大臣们相互监督。

相当于为魏闲服务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甚至还拥有掌管六部的权力。

而其中的内阁首辅,魏闲在思考片刻后,决定还是由闻人正担任。

对方毕竟乃是当朝左相,其人品自是无可挑剔,浑身上下充满了浩然正气,为了大秦更是殚精竭虑、尽心尽力。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