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督主的宠妻之道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沈菱月虽然感到疲惫,但始终觉得,要是当初这里能有这样一个育婴堂,年幼失去父母的张珩会不会是另外一种命运。他会安心读书,会有人照料他的衣食住行,凭借他的聪明才智,他定能科举高中,成就另一种人生。

  似乎是同理心,又仿佛是一种命运的救赎,沈菱月哪怕再是辛苦和劳累,也甘之如饴。

  沈菱月在闲暇之时给苏锦含写了封信,关切地询问她养胎的情况,又告诉她,自己如今建了一个育婴堂。

  没多久,沈菱月便收到了回信,一看迹便知是崔二公子代。信中说,由于苏锦含害喜得厉害,便由她来口述,由崔二公子代回了信。

  与此同时,苏锦含托人捎了一张银票给沈菱月,说是建育婴堂肯定要花费不少钱财。因此,苏锦含和崔二公子也想出一份力,就当是给未来的孩子积德了,让沈菱月务必收下。

  沈菱月看完来信之后,心中感慨不已,自己有多年的挚交,也有深爱自己的夫君,其实已是十分幸运了。只是,她还想要更多,她要他平安无事,她要他重回自己身边。

  桂花开了又谢,燕子飞了又回。沈菱月整日忙着育婴堂的事务,给生病的孩子请大夫,检查孩子们的功课,过问每个孩子的饮食起居状况,有时还跟他们一起玩各种游戏,日子过得十分充实,也感觉过得飞快。

  一日,沈菱月刚走进育婴堂的门口,就现小彦宁一个人蹲坐在墙角里。

  张彦宁是沈菱月给他取的名字,他刚出生没多久便失去了双亲,先是被寄养在远房亲戚家里,后来又被远亲卖给了人牙子,再后来又流落到了街头。

  这些孩子当中,数他年龄最大,在他刚来的时候,身上有不少混迹街头时遗留下来的习惯,有时还会与育婴堂其他几个年龄较大的孩子生争执。

  沈菱月几次找他谈心,耐心开解他,还让他担当照顾小孩子的重任,充分理解并信任他。慢慢的,他眼中的防备和戾气少了许多。

  &1dquo;今天怎么没去学堂,彦宁?”沈菱月走过去,关切地问道。

  彦宁抬起头来,看了看沈菱月,随后小声说道:&1dquo;我在学堂里跟人打架了。”

  沈菱月连忙问道:&1dquo;生什么事了?”沈菱月了解他的性子,虽然他脾气有点暴躁,但他不会无缘无故与人打架。

  &1dquo;我以前没怎么读过书,听不懂先生讲课,其他几个人都嘲笑我,说我什么都不懂,还说我是没人要的野孩子。”彦宁的手背上有些许伤痕,是打架之后留下的痕迹。

  看着彦宁难过的样子,沈菱月劝慰道:&1dquo;不要听他们胡说,你怎么会是没人要的孩子?这里就是你的家,这里所有人都是你的家人。至于功课的事情,我会去跟学堂交涉一下。”沈菱月心里很是担忧,小彦宁好不容易愿意敞开心扉,迎接的生活,没想到却被同伴们排挤。

  &1dquo;我跟他们说,我有娘亲疼我。可他们说那又怎样,还不是个没爹的孩子?”小彦宁的眼中满是难过的神色。

  这里的孩子,无论年纪大小,都管沈菱月叫娘,一开始有个小孩子这样叫了,大家便纷纷跟着这样叫了。

  &1dquo;谁说你没有爹了?你爹他啊,是个英俊无比、智勇双全的人哦。他文才武略,样样精通,是世间难得一见的俊才。”沈菱月一提起张珩来,眼里便满是柔情和崇拜。

  &1dquo;那我什么时候能见到他?”小彦宁也跟着崇拜起来,眼中满是期待之情。

  沈菱月叹了一口气,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他。可无论多久,自己都会等下去,等他平安回到自己身边。

  安抚完小彦宁的情绪之后,沈菱月便去了乡里的学堂,跟先生沟通孩子们功课的事情。育婴堂里年纪大些的孩子,跟彦宁一样,之前都没怎么读过书,一时很难适应学堂里同龄孩子们的进度。

  待沈菱月说明了来意之后,学堂里的两位先生都感到十分为难,不是不肯体谅这些孩子,而是他们基础实在太差,若想继续留在学堂里,只能跟刚刚开蒙的幼童一起读书。

  离开学堂之后,沈菱月在回去的路上心里不断盘算着,这些孩子要是跟幼童一起就读,心里肯定会有落差。要是继续留在原先的学堂里,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跟同龄人的差距。

  思来想去之后,沈菱月做了一个决定,自己单独办一个学堂,专门为这些孩子提供读书的机会。

  下定决心之后,沈菱月便四处托人寻找适合的先生。乡里的人们都知道沈菱月办育婴堂十分不易,于是也帮着到处打听。

  没过多久,便有消息传来,邻乡有个落第的秀才由于常年没能中举,心情很是压抑,开始不断借酒消愁,后来把身子喝坏了。虽然穷困落魄,但妻子始终宽慰他,不离不弃。眼下,这位秀才倒是愿意来乡里给育婴堂的孩子们教书。

  沈菱月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便想着什么时候约见一下这位秀才,看看他的人品和才学。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日清晨,沈菱月从镜子里现自己竟然有根白头,这就是传说中的早生华吗?难道自己这么快就开始衰老了吗?

  沈菱月大呼小叫地跟李妈说自己长了白头的事情,神情间哀怨不已。

  李妈笑着劝慰道:&1dquo;沈姑娘,这是操劳过度引起的,你整天忙着照顾育婴堂的孩子们,里里外外多少操心事呢。我做点好吃的给你补补,过些日子就好了。再说,总共也就两三根,我给你拔了就是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