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到后来江暮云才从唐安那儿知道,于连长这段时间基本是在周围人看猴似的眼神里泡着过的。
“就那种,过年的时候走亲戚,结果一进门就发现,你家所有亲朋好友,都知道你去年上课的时候被老师奖励了一朵小红花的事了,然后用这一朵小红花夸了你整整三个礼拜,这种感觉,你们能懂吗?”
于连长木着脸道。
江暮云和楚不闻不管懂不懂这种感觉,都虚情假意地安抚了他几句,然后一转头就在彼此脸上看见了同款庆幸。
名留青史是一回事,被人拿着史书初稿怼到脸上说:“快看快看有你的名字哦。”
这又是另一回事。
得亏现在不像从前,照片传播起来没那么容易,不然江暮云估计也不想出门了。
今天江暮云他们来中转站,是因为他们种下的第一批农作物,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
这批农作物全部都是用新型土壤种植的,用的都是首都那边送来的种子。
众人钉起一个个大木框,将调配好的新型土壤与周围被污染的土地隔开,精心照料着每一株植物,一心期盼着它们收获的这一天。
按照首都方面给的建议,他们这一批种下去的都是绿肥作物,主要就是荞麦,还有不少萝卜和蚕豆。
大家都是第一次用新型土壤进行种植,也没人知道什么收成才算是丰收,可在丛丛簇簇的正常作物面前,那些都不重要了。
产量少可以改进粮种,可以研究肥料,可以建造种植基地减少自然环境对农作物的影响,再不济还能扩大种植面积,反正现在的蓝星地广人稀。
只要能种出正常作物,其他什么都不是问题。
整个南市都被泡在了无边的欢欣里。
在这一整年的时间里,所有幸存者每天最关心的事,就是今天哪里作物成熟了,哪块的作物长势不好,哪里又闹了菜虫,等等等等。
半夜突降暴雨的时候,基地护卫队刚跑到种植区准备帮忙搬运种植农作物的木框,就发现种植区内外已经自发聚集了数百上千的幸存者,正有条不紊地在种植区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将一个个木框抗上专门为农作物准备的浮台。
某块地出现菜虫的影子的时候,用不着种植区烦恼抓虫下药,就有无数幸存者报名要当志愿者,准备去种植区手动抓虫筛虫卵。
当然这事儿最后被江暮云等人卖给基地的那几只鸡,以及它们的子子孙孙们给解决了。
但幸存者们对于这些农作物的关心程度也由此可见。
明明以目前的种植规模,新型土壤的存在一时半会儿还无法彻底改善大家的生活,但大家就是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了。
从第一株生长在新型土壤里的未变异作物成熟之后,大家就觉得好像连蘑菇都比以前耐饿了似的。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文娱产品的行情突然就好了起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江暮云居然能在幸存者们聊天时,听见影视综艺这类话题了。
如果不是这旱一年涝一年,热一年冷一年的气候依旧,只看现在的幸存者们,江暮云几乎以为末世已经过去了。
第十年的最后一天,江暮云一行人吃完年夜饭后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准备出发去南一基地跨年。
江暮云等人抵达中转站时天已经黑了,可中转站内却是灯火通明,硬生生照亮了半边天。
今年的南一基地弄到了某一年春晚的视频,说是除夕夜时会在西郊中转站公开放映,当做是今年的跨年晚会,欢迎所有幸存者来中转站共迎新年。
这个消息提前两个月就被放了出去,南市周边所有城市的幸存者,但凡能得到消息的都来了。
熙熙攘攘的幸存者们将整个中转站挤得满满当当,除了江暮云几人的自治区外,偌大的西郊群山上哪哪儿都是人,不少人压根就不知道放春晚的地方具体在哪儿,还有更多的人知道地方也挤不过去。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