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瞧着被塞得满满当当的二楼露台,只能这样做了。

上次卖苗后被外孙强塞了五百块钱食宿费的外婆,一听过两天外孙又能卖苗赚钱,高兴得直咧嘴,她忍不住问:“下次卖苗你准备卖个什么价?我去让你黄三婶联系她弟弟。”

林斐看这茬实在逃不开,只能详细给外婆解释了:“咱们的苗情要是让黄三婶他们觉得好,自然会推荐给亲戚的,所以我打算去找找其他销路。”

二老瞬间被说服,外婆直眯着眼笑:“还是外孙想的周到呦!”

第二天,林斐就从冰箱里拿出之前放在冰鲜那一层的秋葵,到镇上找种植户做推广。

最先到的这家是镇上最大的种植户,承包地面积多达一千百多亩,其中一千亩整数种粮食,剩下两百多亩的零头拿来建大棚种反季节蔬菜。

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成,林斐带来的秋葵不多,一百多克的样子。

到了农场,等到农场老板,林斐直接说明来意,并把秋葵给老板送去尝鲜。

经常种秋葵的种植户,试吃多是随手捡起一个干嚼。

这个农场老板姓胡,名叫胡大海。别看名字里有个“大”

字,但实际他本人却是个瘦小的身材,皮肤也黝黑发红,瞧着像是刚从地里晒出来的模样。

这位胡老板就是随便从袋中摸一个秋葵,也不管是生还是老,也不管有没有化肥农药什么,直接就往嘴里送。

他试吃秋葵还挺特别,先啃着外面的皮肉吃,然后再吃里面的秋葵籽。

林斐的运气不太好,胡老板随手摸的这个秋葵有点儿老,颜色也不是那么明亮翠绿,而是带着一丝丝暗的深绿色。

但林斐对自己种出来的秋葵非常有信心。

果然,胡老板试吃好几口,像是不能确定似的,又去袋子里摸了好几个,每个秋葵上面都要啃一口。

直到确定品种质量稳定,胡老板才从刚才不是很在意的态度转变成认真。

他瞧着林斐,又问一边秋葵的品种。

其实刚才林斐已经介绍过了,不过林斐也没多话,很耐心的介绍:“这种秋葵名叫绿箭三号,是绿箭系列最新一代种子。”

但其实,市场上常见的秋葵品种,是优质七号。这是个专门为商业化培育的秋葵品种,高产,适宜密植,少残果,植株耐冷耐热性强,抗病虫能力也不错。

这个品种优点特别多,但唯一缺点就是不好吃。这个品种的秋葵容易木质化,也就是稍没注意好,就容易老,吃起来口感不行。但偏偏这种较坚实的外表又特别方便作为商品,进行长距离长时间运输存储。

胡老板在心里盘算半晌,才谨慎开口:“绿箭这个品种我知道,之前也小规模种过,但种的是绿箭一代。种子公司到现在连二代都还没推出,就是不晓得你那三代是哪儿来的?”

林斐只能再次把他农大农学院毕业,从学院里头购买种子的话又重复一遍。

看胡大海眼神中还带着提防,林斐笑笑:“果子胡老板你也尝过了,要真是觉得不放心的话,可以小规模尝试种植。等种出果子了,觉得我这苗确实不错,将来再大批合作也行。”

胡大海尝试着问一句:“五十株苗,如何?”

林斐笑道:“可以啊!但我得提前跟您说一声,我这苗都是精育的,保证每一株都是绝对的壮苗,而且苗龄比较大,所以价钱比较高。”

胡大海挑挑眉毛:“要多少?”

林斐:“9元每株。”

说着,林斐把手机拍摄的照片拿出来,并说:“您可以看看我这儿的种苗,绝对值这个价。您知道樊昭樊老板吧?他们从我这拿了三百多株。”

都是一个地方的种植户,哪儿能不认识的?

林斐说的这个樊昭跟他胡大海还有些远亲关系。

胡大海拿着林斐递过去的手机,放大照片看了好半晌,才开口:“刚你说每棵苗九块钱,我就想直接让你滚蛋!就算是大公司,也没这么价钱啊。”

林斐听他这样说,反倒笑起来。

胡大海瞧他笑,也跟着笑:“不过瞧你照片里的苗,我倒是觉得挺有意思。我看根系,看冠幅,看茎叶,都壮得很,得有35天的苗龄了吧?这么大苗龄,九块倒也不算贵。”

林斐却摇头:“没,也就两周多。”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