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人崛起了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早上芸氏还有些不赞成去上学的事,现在怎么又这么上心了呢?夜里,不习惯早睡的林青,见父母房内灯光点到了半夜还不熄灭,这让林青疑惑不已:&1dquo;往日这时候,他们早该睡了,今天怎么这么晚?”

  此时芸氏夫妇房内,林泉生正跟妻子说着:&1dquo;娘子,早些睡吧,别累着。”

  芸氏手上拿着一件林青以前的旧衣服,用剪刀找好对角小心剪成一块块布,闻言回道:&1dquo;相公你先睡吧,明早上你还得带他去见先生呢&he11ip;”

  这一幕林青并不知晓,他打算睡早点,明天能有个好精神应付上学的事;也许是今天一天都处在高兴头上,林青还忘了一件答应过别人的事,在床上也没想起来,一会的功夫,已经有呼声了。

  西湖岸边,杨紫筠今天似乎特意打扮过,脸上抹了胭脂,应该是很少抹粉的缘故,耳朵等细节没有遮到,头一丝不苟的挽成了双螺髻(注:其状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螺髻,时称&1dquo;把子”,是明朝杭州等地江南女子偏爱的一种简便大方的式,因为明朝灭亡还不久的缘故,所以此时民间汉人女子还是沿用此髻,尤其是丫环、少女梳理此髻者较多,其髻式丰富、多变,在民间女子中非常流行),这样一番收拾,使漂亮少女越显得娇悄;她已经站了很久,待到月儿偏西,她才在原地跺了跺脚,咬牙切齿道:&1dquo;混小子,竟敢耍我,别再让姑奶奶遇见你!”说完气冲冲往家的方向行去。

  第二天清晨,芸氏打着哈欠,满脸倦容的把一个书包交给林青,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好好学,不要辜负了爹娘的期望。

  路上,林青在后面紧跟前面的林泉生,手上拿着书包不停打量:&1dquo;原来昨晚他们一直不熄灯,是因为这个。”打开书包后,现里面不但有纸,还有一方砚台和一块墨;见着这几样东西,林青不知是怎样一种心情,肩挎着书包,蹦蹦跳跳得跟着父亲,嘴上不时轻轻说着:&1dquo;慈母手中线&he11ip;”

  林泉生给林青找得是城东一个专门给孩子蒙的老先生,虽然秀才都不是,但凭童生学问教一群孩子蒙识字,也还是绰绰有余的。

  途中,林泉生还打了半斤酒准备带给先生,这当然不是学费,只是第一次上门的应有之仪。

  等到了地方,只见是偏僻非常,虽然还是城里,但却是远离了闹市喧嚣,对于一心要求学的书生来说,不得不说是个不错的地方。

  第三十二章在做什么呢

  进到学堂里,入眼处有些破败,这大概是哪家不要的老房子,屋顶上结了蜘蛛网,好在没有瓦片脱落而开了&1dquo;天窗”。

  因为没有窗户的缘故,屋子里光线很明亮。

  一个留着花白辫子,脸上爬满了皱纹的老者,撩了撩他洗得白的长衫袖子,用一根弯曲得小树枝,在身前桌上沙盘里写下了&1dquo;日”和&1dquo;月”这两个字,然后让下面的十多个孩子跟着他一起念。

  &1dquo;现在是白天,天上挂的太阳是&1squo;日’,到了晚上,夜空里就换成了&1squo;月’。”

  老者解释了半响,底下一干孩子不知道是懂了还是没懂,多是木讷应着。

  林青跟着父亲进门见到了这一幕,他已经想象得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要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这跟他想学的考据学半点边也沾不上。

  天天学生字?林青有些无奈,忍住了想跟林泉生说不学了回家的话。

  老者见有大人带着小孩进门,脸上闪过一丝喜色,连忙放下手中树枝,起身相迎。

  一番寒暄后,林青才知道眼前老者姓刘,已经六十一岁,在明朝未亡时考得童生,至于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是童生,这就难说了,老者并没有提及。

  林青猜测大概是才华不够考不过的原因,或者跟满人入关也有关系。

  林泉生要跟老者谈束脩(xiu)的事情,让林青在学堂等着,在老者为其找来小凳后,林青坐到了最后面,有点前世上学时的风格。

  看着前面的孩子交头接耳得小声交谈,估计是议论自己这同学的,林青没有理会,正想着&1dquo;再次上学”这事。

  &1dquo;现在我已经在做着准备,虽然只是最简单的识字,但这是伟大复兴的第一步,康熙、吴三桂,你们此时又在做着什么呢?”

  &he11ip;&he11ip;

  紫禁城内,乾清宫西暖门口,刚下早朝的康熙并不知道他正被人&1dquo;惦记”着,虽然还是九岁,但已经有了叛逆心理,对侍候在一旁的苏麻喇姑问道:&1dquo;苏麻姐姐,你说朕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朕实在不想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了。”

  苏麻喇姑闻言稍怔,在这种事情上她不敢乱说,见康熙焦躁,她劝慰道:&1dquo;皇上您现在不应该想这些呢,您应该想着跟罗师傅多习学问才是。”

  六岁丧母的苏麻喇姑,是正蓝旗佐领格楞泰的女儿,因为父亲要续娶正蓝旗旗主塞洛的侄女,嫌她是个累赘,所以在顺治八年旗下选秀女入宫,便将她送来了,初入宫时凭借自己的灵动聪慧,在机遇之下得到了孝庄皇太后的赏识,孝庄就一直把她带在身边,不时教她读书识字,讲前明和本朝的历史给她听,苏麻喇姑表现的天赋极高,十岁时,诸子百家的文章已粗通,到这年十五岁,更是装了满腹的经纶,孝庄对此自是喜欢,指派她给康熙当近侍。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