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滴水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站队(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过一会,钱东来回来,喊西来上他那。夏荷也已经在钱西来这边的灶台开始准备晚饭了。

兄弟俩在饭桌旁坐下,钱西来掏出丰收牌香烟递给哥哥一支,一根火柴点上两支烟。两分钱一盒火柴不算贵,但三餐灶头烧柴火,天黑点油灯蜡烛,抽烟的自不必说,这可是家里或口袋所必备哩!

“我到单位时,魏大中刚从人武部回来。原来县里已事先知道红卫兵会到县府要求表态,书记县长他们都提早离开去了人武部,还把几个有民兵组织的部门的头头分别叫去谈话布置任务。供销车队也有一个班十来个人的职工民兵,县里要求魏大中要稳定单位,不能跟着乱。”

钱东来抽口烟,又继续道:“吴青松跟魏大中透过口风,粮食、轻工准备联合,想供销也支持加入。”

“魏大中的态度呢?”

钱西来问道。

“他跟吴青松肯定是一派的,他不说,猜都能猜到。轻工局的吕国志很积极,都是他在跑。张庆华表面不动声色,吕国志跑来跑去难道做局长的他会不清楚?怪不得吴青松会同意,其实张庆华已经找过他了。张庆华是你们一中校长张庆山的堂哥呢,他老婆是青山小学教常识课的柳秋月,是我们单位会计柳春花的妹妹。而柳春花的老公翁仲海又是你们文教局的副局长。那年你从临河回来,我找过他们,幸好翁仲海和张庆山肯帮忙,你才进一中做校医的。”

钱东来端起桌上白色的搪瓷缸呷了口茶水,“青山就屁股那么点大的地方,我们又是老青山,一辈子的事,不和他们站一起,而去和你们一中的陈卫国他们站一起,到时候运动过去,恐怕就没有咱兄弟两人立足了。”

“那工商联的饶正树呢,他又是什么背景?”

钱西来起身拿了一只干净的杯子放了些粗茶给自己泡上一杯,顺便也给哥哥在喝的搪瓷缸续了点开水。

钱东来掏出口袋里的劳动牌香烟,刚好剩有两支,一人一支一根火柴点上。“别看那个饶正树一辈子只会讲外乡话,他可是老青山了呢!过去饶家祖上是贩卖烟草和盐的,虽说在外乡长大,但他的家业都在青山。他和吴青松魏大中俩人的老婆是姨表亲,姨表兄妹关系。饶正树的老婆柳红艳和柳春花她们又是堂姐妹。那个吕国志又是饶正树的姑表兄,吕国志的母亲是饶正树的亲姑姑。解放初时,饶家成分有些高,之后改为民族工商业者,成为统战的对象。现在的供销合作社就是当年在饶家的店铺上公私合营起来的。”

“东家连西家的,我都给绕晕了!你参加哪边,我跟着就是了!”

钱西来说。

“了解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多少也能帮助自己对一些事情的判断哩。青山镇也就两万人口,亲戚多总不是坏事,何况又远离省地两级政府,俗话说‘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估计不是今晚便是明天就会有眉目的,我们静观其变就好。”

钱东来说,“你知道陈卫国和在烈士墓做管理员的就是那个独眼的陈正守是什么关系吗?他俩是亲叔侄。老陈的另一只眼睛留在了朝鲜,我在北江省宁城市警备区当排长的部队就是老陈他们的老部队。当时听我的连长讲,陈正守在阵地被炮弹炸伤左眼左耳时,他就在不远处,是他给老陈做的包扎。那时,陈正守是他们的连长。五九年春上我的老连长来青山看望他的老连长陈正守时,我也在场。”

“在朝鲜你和他们又不是一个部队的,怎么后来又成了一个部队的?”

钱西来问道。

“我五一年当兵时,看我是读过初中的,就把我编到了高炮部队,是双炮管,苏联过来的。训练了大概有个小半年吧,第二年的四月底五月初才去的朝鲜,当时还不敢跟爸妈讲呢!我们高炮部队大多布防在铁路公路桥梁交通沿线周边,相比步兵又稍稍好一点。五三年五月停战前夕调防回国,刚好一整年。我们团到宁城市驻防,后来编入宁城警备区。警备区老底子是陈正守所在那个单位的留守部队,后来又从其它地方补充了一些进来,他们也是在那个时间前后回国的。老陈受伤后回国,先在沈阳处理好伤口,再转到宁城部队医院治疗,痊愈后才转业回来。在朝鲜一年,我们那个炮班是两次二等功,打下来是三架,我记得打伤是六架,班里说是七架。我是炮手,和班长拿了两个二等功,其他人基本上三等功。”

讲起过往,钱东来显得有些兴奋,“回国后,地方建设需要劳力,当时就66续续复员了一些。看见他们一些人回家我心里也是痒痒的,我是朝鲜前线入的党,连队指导员是支部书记,跟我说要扬风格,海峡那边还没有解放,宁城市警备任务重,要我坚持一阵子再说。父亲来信说他在村小教书也算工分了,可以不出田间劳力,叫我安心在部队争取进步。这样,我写了份决心书递给连长和指导员,表示听从组织安排。不久,指导员说团里同意提我做排长,排长是干部,回来就不是复员而是转业了。中途又赶上大授衔,前后算起来也当了十一个月一杠一星的排长,第二次部队大复员时,就跟着回家了。同期转业的还有你们一中的书记刘友辉,他是6军部队下来的正营职教导员。从烈士墓到烈士陵园,是陈正守手上修建起来的。修建好以后,他请人拍了几张照片写了一封信一起寄给省军区的一位领导,这位领导当年做过大将的警卫班长。第二年的清明过后,曾经在东江西江南江三省交界地区打了三年游击的大将回来看过烈士陵园,题写了两幅字,一幅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就是纪念碑上八个红色大字,一幅是‘守护陵园,告慰先烈’,这幅是专门给老陈写的。大门口上面‘烈士陵园’四个大字是从两幅字里面描过来拼接上去的。”

“看来还不能小看这个独眼老陈呢!咦,你怎么扯出老陈和陈卫国叔侄的,难道陈卫国会把他叔叔拉出来当‘红星’司令?”

钱西来好像察觉出其中的一丝微妙,具体是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钱东来看着小自己四岁的钱西来说:“你没有猜错。陈正守给我传过话,希望我支持陈卫国。他说省军区老领导认为陈卫国和‘红星’造反派组织是站在文化大革命正确路线一边的。估计他也找过刘友辉。”

果不其然,第二天的一早,海川一中的老师和学生都看到了校门口一侧大型宣传栏上粘贴着一张新的大字报,标题是:坚决支持红卫兵的革命行动!一张大白纸,红色美术大字标题,柳体大楷字正文,端端正正的,在报栏上显得很耀眼。同样,让师生感到耀眼醒目的还有右下方的作者署名:红色老兵刘友辉。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