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李鸿章与慈禧是一个朝代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这人绝对不能拿下!

  第十八章“这人绝对不能拿下!”

  火烧屁股,慈禧也坐不住了。当天过午,就和光绪双双坐殿,把一位冷落了多年的王爷召进了紫禁城,这自然是恭亲王奕譞言斤了。

  奕譞言斤看过奏折,双睛蓦然放亮,仿佛议政王重又登台亮相,大声说道:“李鸿章的奏折写得好,是痛定思痛之言,是知过改过之言,是破除因循守旧之言。这人绝对不能拿下,这人如果拿下,我朝还有堪当重任之才吗?”

  紧贴什刹海的恭王府,面对湖水冷落多年之后忽然又热闹起来,四抬和八抬大轿摆满门楼两侧。耳目灵活的京城官员争先恐后地前来道喜、送礼、挂号……

  李鸿章也来道喜了,还点题说:“恭亲王重又出山,力挽狂澜,鸿章也就可以放心地请罪去了。”

奕譞言斤摇了摇头说:“你何罪之有?又为何求去?”

李鸿章兜出满腹委屈:“朝鲜王国已全部沦入倭夷之手,我朝二十多年经营的北洋水师又拼了个七零八落,朝野责我调度无方,骂我指挥不力,我不求去又让谁求去?”

奕譞言斤摇了摇头:“你若去了,又由谁来接替?又有谁是调度有方,指挥有力的?朝廷里冠盖云集,但真能顶用的人并没几个;不然的话,还能把我这老朽也搬出来吗?”

李鸿章的悬心放下一半:“这话也就是恭亲王您说!”

奕譞言斤索性把乾清宫里的话全都端了出来:“我把话讲在明处,要我收拾残局,那就绝对不能拿下李鸿章。这出戏就得我们两个人唱。”

李鸿章整个悬心落地了:“但不知这出戏怎么唱?”

奕譞叹了口气:“怎么唱?无非再扮演一回替罪羊罢了!”

李鸿章不仅悬心落地,连底牌也摸清楚了,赶忙盟心誓志:“我们父子两代沐浴皇恩,兄弟二人全在仕途,这替罪羊的角色自然义不容辞。”

奕譞言斤似有无限感慨:“有你这两句话,我也就放心了。面对危局,为了保住朝廷,你我就做个衰世的忠臣,低头俯,委曲求全吧。不同的是,十年前中法之战战败乞和,我是第一只羊,到了今天中日之战战败乞和,你职位所在,却是第一只羊了。”

李鸿章赶忙表态:“我在奏折中说过,我们面临的是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危局只有忍辱乞和,以求喘息,以求振兴了。我心甘情愿去做第一只替罪羊。只是倭夷邪火正盛,此时出面谋和,只怕他们会狠咬一口呢!”

  似乎这一口咬得很痛呢。但奕譞言斤还是下了断语:“只要保住皇太后庆寿,那就是上上之策。”

  德璀琳

  第十九章德璀琳

  尽管说是义无反顾地去做第一只替罪羊,但李鸿章回到天津,那通为奕譞言斤灌输的知遇之恩的热潮冷了下来,未免一阵倒怞凉气,堂堂的大清王朝也向倭夷低头和乞和?赫赫的李鸿章又签这丧权辱国之约?还是拐个弯抹个角吧,他把洋人德璀琳召来。

  德璀琳又名古斯塔夫,德国贵族。在中英谈判《烟台条约》时,他充当译员,很会左右逢源,被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视为可造之材,升他为天津海关税务司。一来二去,李鸿章也把他看中。在创办洋务运动中对他多所倚重,还给了个顾问的名义,后来,他又入了英籍,成了双料洋人。古斯塔夫和一般洋人的傲气十足不一样,见着李鸿章先是鞠躬后是作揖:“中堂大人有何吩咐?德璀琳一定接受差遣。”

李鸿章就绕着弯说:“没有什么吩咐,也没有什么差遣,只是想听听外国朋友对大局的议论。”

德璀琳倒是早有准备,而且看得一清二楚:“慈禧皇太后又把她的小叔子请出来,不失为明智之举。”

李鸿章赶忙揣着明白装糊涂:“怎么不失为明智之举?”

德璀琳就举个例子:“我是很喜欢赛马的。就以赛马为例,如果我的马已经跑不出前三名了,那就不要再让它跑了,坚决停下来。我看贵国的马也该停下来。这仗是绝对不能再打了。”

李鸿章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怎么就绝对不能再打了?难道倭夷还敢跨过鸭绿江不成?”

德璀琳还是以赛马为例:“每个买赛马票的人都是这样,如果他中了二奖,那他肯定还要加大赌注,再捞这一奖。朝鲜王国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二奖而已。他们的一奖在中国啊!”

李鸿章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唔,倭夷妄图犯我大清王朝自然早已为智者所识。不过这次他们有这么大的兵力财力吗?”

德璀琳忙说:“中堂大人所见甚是,中国地域辽阔,倭夷不是几口就能吞掉的。不过他们能多吃一口是一口啊!当务之急还是把他们挡在国门之外,赶快谋和!”

  李鸿章总算把他要等的话都等到了,仿佛恍然大悟了呢,思索着说:“伊藤博文曾来过天津,谈过两国交往的事,也算旧相识了。你持我的信,以顾问之名去谈谋和之事,意下如何?你既是德国人又是英国人,有话也好谈一些……”

  德璀琳欣然接受议和使命,但出了李公馆,进了他那花木环绕的洋楼可就另是一副脸色了。立即打开放在顶楼上的电台,亲自向英国外交部电,请示能不能去?去了又说些什么?不去又如何应付李鸿章?隔了一天一夜,也就是英国外交部经过一番研究做出了答复:“古斯塔夫先生以私人代表身份,持李鸿章之私人信件前去铺垫议和之路,此事可行,并应力求取得成果。成果越大将对掌握李鸿章越为有利。但切记一点,不应与英国政府有任何之联系,以防李鸿章巧使‘以夷制夷’之伎俩。大不列颠帝国必须保持中立态度,待有利之时机再做有利之干涉,未宜躁之过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