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哈哈丫丫(第5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
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
;从事武侠者,称“墨侠”
;领袖称“巨(钜)子”
。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
(亦称“后期墨家”
),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尚贤尚同是墨家的基本政治纲领。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以下是墨家的观念。
伦理观∶提出“兼爱”
,主张爱不应有亲疏、上下、贵贱、等级的分别。他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由于人不相爱。
政治观∶主张“尚贤”
、“尚同”
,提倡选任贤才,消除阶级观念,使天下大治,主张“非攻”
,反对一切侵略战争。
经济观∶反对奢侈的生活,主张节俭,提出“节用”
、“节葬”
、“非乐”
的思想。
宇宙观∶提出“非命”
,认为命运不能主宰人的富贵贫贱,强调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就可以改变。为了求福避祸,他又主张“尊天”
、“事鬼”
。
由于墨家从创始人墨子到主要的代表人物,都是社会中底层的学者,所以墨家更能体会到战乱时期社会中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所以相对于儒家的过分讲求“礼”
,墨家更注重刻苦、节俭的生活习惯,而且不吝于做低层的劳动工作,被儒生辱为“淫巧之技”
,生活上的偏差,立场上的对立,和思想上比“仁爱”
更难遵从的“兼爱”
,使得墨家并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日后展不大。
名家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
、“察士”
或“刑(形)名家”
。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名家注重辩论“名”
与“实”
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逻辑学。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正是在于“正名实”
的方法。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因此,名家的理论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学术沿传里,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
的恶名。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