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无论魏晋翻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们都在这里了,难道蒸气机车头还会远吗?有点社会主义的爱国心好不好,别给后代留麻烦!”

“妈的,一个和谐都要小黑屋的游戏你哪来的自信留下后代?”

“收养的后代也是后代,别转话题!”

吃瓜群众就很开心,一边还有人科普铁轨宽的好处,还有人询问这是什么情况。

还有知情人传小道消息说是的国家队和民间队的较量。

这个官司一直打到了魏瑾这里。

魏女神听着两方的唇枪舌剑,笑了笑:“定宽轨吧,上党少马,两牛的拉车方便些。”

如今的上党铸出的铁轨还差了些,建了大坝估计后日晒雨淋,也用不了多久,先将就着。

于是铁轨的事情尘埃落定,宽轨需要的枕木被承包出去,这时代林木到处都是,倒还不必担心生态平衡。

她又继续听着潞县县令的汇报。

如今的上党构架依然是村、乡、郡三级,村里除了里正外,多了一个村队长,里正是本地人负责沟通调节矛盾,队长是负责传递的公文,处理粮食征收、教育人选、征调徭役的政务人员。

后者的多是第一批会算会写的上党人担任,他们每周都会去城里培训更多的知识,学以致用,是将来魏瑾准备的人材储备。

还有更多的庶民在学习知识,她把这些分为三个年级,一年学完,考试通过就去下一个,三年下来基本就脱离了文盲区域,会懂加减乘除和记账——这个时代,会这些的基本都可以当个县主薄了。

只有那些特别优秀的学生才会进更深入的学习。

至于法律虽然规定出来了,但还并没有太多的人上报。

没办法,秦王朝的崩溃法家背光了锅,所以从汉朝至今五百余年,历任帝王总是想方设法地降低行政成本,推行“以孝治国”

,将审判的权限交给年长者,并且表扬所有“孝”

的行为,将孝做为用人为官的第一准则。

所以后世人看到二十四孝里那些“埋儿奉母”

、“卧冰求鲤”

、“恣蚊饱血”

的故事觉得三观不通,其实背后是有深深的历史背景的。

潞城如今最基本的行政还是宗族制的自治,所有的争端都尽量泯灭在家族之中,不去麻烦官大人。

而胡人倒是对这些法律接受的很快,他们以前有争执时,都是二话不说,操棍子就上,后来有人打输了去告了官府,便有人前来依法行事,赢了那个因为于法不合,得到的便全数吐了出来。

几次之后,那些杂胡们都心悦诚服,他们被欺压百余年,如今能求得一个平等,就已经是感激涕零了。

秩序景然的成果就是在徭役时,胡人做得特别卖力,甚至数量比中原人还要多。

于是便有看不过去的晋人质疑魏瑾行事如此胡汉不分,可是想行刘渊判晋自立之事?

“谁问的问题?”

收到消息的魏瑾放下笔,抬起头。

前来汇报此事的是崔涞,他如今是潞县的主薄,负责户籍文书和县中钱财。

“追查过来源,是一只商队,壶关过来的人,如今已经随商队走了。”

崔涞心下感慨,朝廷卸磨杀驴得也太快了些。

“知晓了。”

魏瑾点点头,继续看文书。

崔涞看着主公,有些话想问,但终是什么都没有问。

自不自立有什么关系,司马家这个样子,看起来也不像是个能长久的,如今大家四方下注,他崔涞既然看好这里,郡守自立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魏瑾抬头看他一眼,笑了笑:“还有事吗?”

“温县令想拜访您,这是送您的拜贴。”

崔涞递上贴子。

这是一种士人流行的私人拜访礼节,给主人家提示什么时候来,来几个人,以免来得唐突。

“知道了。”

魏瑾低下头。

单谦之拿起贴子,看了下时间,帮着写了回贴,这是给温县令一个允许他来的时间范围。

崔涞礼貌地接过,忍不住多看了一眼这位道士,然后飞快地走了,这么漂亮的人,又可以和阿妹有闲聊的话题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