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那么想要剔除这些已经成型的部分,就必须逆向使用条件反射训练,让他们回归到动物的状态。
条件反射无疑是远胜于化学药剂、最适合孩子们的途径。
场景被剪辑引领着生跳转衔接,“预告片”
般的“准备”
环节结束后,依据孩子们胸口的“名牌”
,他们被分门别类:
有家族徽章和名字的,都是非富即贵的孩子,他们会被带到其他地方,接受相对温和的“教育”
,“惩罚”
也是同样;
有“职业”
标注的都是相关人才的孩子,他们随后也被带走。他们或许是威胁用的手段,或许是高智商的未来人才,利用价值非常高,需要将他们训练得服从命令,而不是毁掉他们;
至于那些名牌“空白”
的,他们的家庭没有财力、权力和智力,他们只是“廉价商品”
,唯一的优点是外表和身体。
最后这种“空白”
的孩子,会根据他们的性格划分,身体强壮、攻击性也强的会成为“猎犬”
,其他则是类型丰富的不同的玩物,就算不小心死了也没关系,因为没人会在乎;
前面两种,更像是人质。他们的“本能”
或“本性”
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
,糟糕变得更加糟糕,暴戾的变得更加暴戾。同时会让他们认定自己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让他们拥有旁人钦羡的成就的同时,也留下永远无法抹消的“把柄”
。
只要他们越放纵自己卑劣的嗜好,就越是会受制于人,成为“顶层人”
谋取钱与权利的“工具”
。
极少数能完全支配自己感官的,或者被支配后还能恢复理智的人,会成为理智与身体完全割裂开的存在。
他们会被单独挑选出来,让他们在一起“游戏”
。或者把他们放出去,让他们去把其他人当做“游戏”
。
莫扎特的安魂曲唤回了闻哲注意力的同时,投影的场景也变了。
莱茵蓝的帘子与同色的毡子上,留下了那个成年人和四个孩子。
剪辑巧妙的开了个玩笑,在镜头转过莱茵蓝海浪的刹那,让他们长大成为少年。
青春期让他们的身体得到育,与食欲并称的性欲开始苏醒。
他们是被放纵的,也是最矜持的。
他们大多数的“游戏时间”
都是同陌生人在一起,给他们的奖励是“一起游戏”
。
闻哲无法形容自己看到的东西,单纯的是侵犯他,他,或他,互相交换,继续重复,再交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