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大清帝国 北方司令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要进兵南非三(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5月5日凌晨2时,国防军的一架“哨兵”

6基大型远程警戒机在英属南非联邦西北海域现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紧接着,其他巡逻飞机也6续现多支舰队。天亮后,通过对情报的汇总分析,确定上述几支舰队都属于欧洲联军,兵力十分可怕,光是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就有19艘之多,重巡洋舰、轻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2百多艘!

毫无疑问,联军对国防军倾力一击的海上进攻开始了!

国防军迅行动,在马达加斯加岛、南平岛外围5o至5oo海里海域内共布置了3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由“蛟龙-丁”

级潜艇构成,对联军舰队实施第一波隐蔽突击;第二道防线由“大清-丙”

级巡洋舰和“镇海”

级巡逻舰构成,对联军舰队实施第二波打击;第三道防线由“飞鱼-甲”

级高巡逻艇连同所有的“闪电”

、“天鹰-乙”

、“海鹰-乙”

等型战机以及岸防炮兵等实施最后的防御作战。

而最先投入的兵力将是远程的“海上飞行堡垒”

和“海鹰-乙”

巡逻机,“海鹰-乙”

通用勤务机和没有武装的“巨鸟-甲”

两栖飞机则执行搜索、救援任务。“新疆”

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再次编入“北宁”

特混舰队,作为机动打击兵力在马达加斯加岛与南平岛、南安岛一线的南印度洋上巡弋。“山东”

号航空母舰战斗群从太平洋方向被紧急调到印度洋,进驻西华岛基地,接替“北宁”

特混舰队原北印度洋防务,并做为又一支机动打击兵力随时增援南印度洋。

由于“哨兵”

、“海上飞行堡垒”

和“海鹰-乙”

等型飞机一直对敌实施着严密的监视,国防军对联军各支舰队的动向一清二楚。而联军舰队派出的小股侦察兵力基本上都被国防军的海上巡逻机和潜艇消灭和阻滞,因此其却对国防军的部署知之甚少。因此,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海上伏击战。

而在暗夜的掩护下,国防军的战机和战舰就可利用自身装备的性能先进的雷达、声纳、红外线夜视装置等对联军目标实施精确的定位和攻击,联军却只能被动挨打,电子设备巨大的技术优势将成为这场海上伏击战中国防军取胜的关键因素。

英属南非联邦的开普敦和西蒙斯敦港被摧毁后,联军远征舰队失去了两个重要的前进基地,从欧洲本土一路远航而来至南大西洋,只能在得不到休整的疲惫状态下投入作战。加上一进入南纬3o度线就开始遭受国防军潜艇的不断袭扰,更是不得休息,各支舰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下,士气肯定要遭受重创。

虽然此次投入作战的联军数量众多的驱逐舰装备了新近研制成功的声纳、深水炸弹等新式反潜武器,就其性能来分析,肯定已经能够对国防军装备的那些早期的“蛟龙”

系列潜艇构成威胁,但“蛟龙-丁”

级潜艇是“蛟龙”

系列里性能最好的一型,目前已是国防军海军潜艇部队的主力远洋作战潜艇,其在训练有素的国防军海军潜艇部队官兵的操控下,仍能对联军舰艇实施有效打击,尽管自身肯定也会遭致一定损失。

当这些担任护卫任务的上百艘联军驱逐舰“成功地”

护送他们的主力作战舰只进入了国防军海上防线的打击范围后,惨烈的开普敦海空战的战幕就拉开了!

5月11日午夜时分,国防军的“海上飞行堡垒”

和“海鹰-乙”

巡逻机使用“铁拳”

制导炸弹对联军舰队实施了次空中打击,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一举重创联军一艘排水量3万多吨的战列舰、击沉数艘排水量较小的舰艇。此后,这种空中打击便连续不断的进行着,致使联军舰队还未进入印度洋就损失了不少兵力,尤其是被相继击沉了3艘大型补给舰,致使其上装载的大量宝贵的燃油、淡水、物资、弹药、零配件等等沉入海底,更使士气受挫,战斗意志肯定生了动摇。

“海上飞行堡垒”

和“海鹰-乙”

巡逻机的空中攻击行动都选择在夜间实施,在机载雷达的引导下飞临敌舰上空,在1千米以上的高度从容投下8百公斤重的“铁拳”

制导炸弹,然后由机上的投弹手依靠红外线夜视装置对滑翔下落的“铁拳”

实施无线电指令制导,操纵“铁拳”

灵巧的机动,直至精确命中敌舰。

在这种情况下,敌舰由于没有雷达、红外线夜视装置等电子设备,只能依靠目视搜索,操纵高射炮、高射机枪对空射击,但在能见度极差的夜间,这种反击毫无效果,实际上纯粹是在挨打而已。

然而,这只是序幕,国防军更猛烈的反击还没有开始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