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是,王爷。”
杨振峰心中无数疑惑,但是也无限期待。
“练兵的事情就到这里,下面我们要商议一下未来一年,封地的发展规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定的规划和强有力的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本王要的都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只会空谈的人,这一点希望诸位能够谨记于心。”
朱植提醒道。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绝对是至理名言。
辽东的事务还需要过一段时间和辽东都指挥使他们商谈,暂时不涉足,暂时他只能顾得上自己封地,广宁这里的事情,先把广宁发展好了,整个辽东自然积极性就上来了。
否则光说,看不到实际成果,别人未必相信你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
毕竟那些人和封地的臣子不同,前者是效忠皇帝的,后者跟自己息息相关。
“王爷,未来一年,光是一号,二号工程恐怕就会耗尽封地的所有钱财和人力了,应该没有剩余的精力做其它事情了。”
薛凯心中大概计算了一下,这还是往好了说的。
真实情况可能需要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才行。
“呵呵,相信本王,我们还有其它事情要做,这些工程耗费甚大,所以我们必须开源节流,尤其是开源方面,我们要下大功夫。”
朱植说道。
大多数材料可以从现代弄过来,但是从现代购买物资也是需要钱的呀,所以必须弄到更多好东西才行,这自然离不开商业啦。
“本王之前不是说过吗?搞农场的目的就是节省民力,而这些节省下来的民力自然是为了发展工业,尤其是早期的轻工业。”
朱植说道。
“轻工业?”
众人一脸诧异,这是他们今天第二次听到这个词了。
“本王这里有几个好的项目,我们就从这些项目开始,具体详情就不在会议上讨论了,会后本王会有所安排。”
朱植说道。
“另外,人力不足,我们就需要想办法增加人口,你们有什么办法?”
朱植试探道,他其实内心早有想法。
“王爷,增加人口的手段,无非两种,一种是鼓励百姓生育,多子多福,另一种就是移民实边,不过这件事情需要和陛下说一下,免得引起误会。”
薛凯说道。
“鼓励生育是要做的,不过这个方法周期太长,我们可等不起。”
朱植认可了这个方法,但是只能作为长期政策,而不能在短时间里解决他们人手不足的困境。
“至于移民实边,这个可以,这件事情本王会亲自和父皇说的。”
朱植想到了历史上,老朱六月份会下令,让他们九月份之前回京,到时候跟老朱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应该可以。
而且几个月的时间罢了,他们几个月的时间还不至于缺人手到那种程度。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