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鸾凤和鸣书法作品图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宋梨花一惊:“你怎么会这么想?”

“娘,你听我说,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苏扶摇按住了宋梨花的手,“爹既然做了大官,若是真心地要接我们母女去团聚,就应该派人来接我们才对,就算他自己脱不开身,难道还没有几个得力的手下可以使唤吗?为什么三叔只是送来一封家信?轻飘飘的几句话,就要我们背井离乡,万里寻亲。如果我们到了桐城之后,发现爹的身边已经有了另外的女人,到时候要怎么办?”

宋梨花犹豫起来。

扶摇的话是极有可能的。

“明天三叔他们一家要去县城,咱们去送她们,娘你顺便就把这件事问清楚,好不好?”

一夜过去,又是天朗气清的一天。

宋梨花和苏扶摇起了一大早,就去了宋老三家里,帮着一起整理行李。宋老三家也算不得富裕,宋老三的婆娘清贫惯了,这个也舍不得,那个也舍不得,一些子盆盆罐罐都还能用的,也都想拿着,都被宋老三给喝止了,都要去县城住了,什么东西不能在城里买,如今又不缺那几个钱。

到底宋老三的婆娘还是被劝住了,最后只收拾了一些衣裳和物件,倒是轻便得很。

找了个机会,宋梨花也终于把担心了一夜的问题向宋老三问了。

事实证明,苏扶摇的担忧是正确的。

苏北岳在外征战十五年,不可能没有女人,他不仅有,而且还不止一个。

如今在桐城的将军府里,住着他三个妾室,还有两个女儿。

林春乔,论资排辈,宋梨花是大夫人的话,那她就是二夫人了。说是妾室,实际上她很早就嫁给了苏北岳,差不多也有十五年了,宋梨花这个正牌夫人不在的情况下,她就是将军府实际上的内当家。出身桐城望族,娘家背景强大,本人也精明能干,立业三年为苏北岳生了一个女儿,名苏雪华,比苏扶摇小多半岁,十分美貌,在桐城很有名气。

上官静,三夫人,商贾之女,倭寇作乱东南,她是被苏北岳从倭人刀下救出来的,也跟了苏北岳十几年。

丁芷兰,四夫人,出身一支没甚名气的小士族,据宋老三说是个温柔的人,为苏北岳育有一女,苏青宁,立业四年生的,如今尚未及笄。

宋老三并不是完全的莽夫,既然宋梨花问起了这些,他也就提醒了她一句,二夫人林春乔,不是个简单的人。

这句话,让宋梨花和苏扶摇都感到了一丝压力。

“扶摇,你说我们该去桐城吗?”

宋梨花有点犹豫。

初接到苏北岳家信的喜悦,已经被残酷的现实冲淡,身为女人,天生有关于宅斗的敏感神经,她预感到此行不会如先前设想的那般美好。

“去,当然要去!”

苏扶摇坚定地说道,“娘,你才是苏家正牌的夫人,为什么不去?你为爹苦守十五年,不就是希望他出人头地后,让我们娘俩过的幸福无忧吗?哪有我们播撒种子,却让别人收获果实的道理!”

宋梨花也不是瞻前顾后的人,也一拍手道:“没错,我们是该去,我要把你带去桐城,让你爹看看,这就是我为他养的女儿。”

苏扶摇重重点头。

母女两个便当机立断,立刻商量起启程的事来。

破家值万贯,虽然这家十分地清贫,但是这房子作为不动产,本身也是极有价值的,再加上田地,也不是随便就能抛弃的东西。

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把这房子和田地都委托给宋老三,由他代管。

而宋老三那边,得了母女的确信以后,也很快找好了马车和车夫。

车夫姓刘,因生了一双大脚板,人人都叫他刘大脚,是个五十多岁的鳏夫,老实巴交,很信得过。

宋梨花和苏扶摇的行李很简单,除了衣裳、被褥还有必要的生活用品,就只有一只小白狗。

小白狗就是苏扶摇从山里救回来的那一只,它的腿伤不算太重,经过苏扶摇细心的治疗和照料,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自从它恢复能走能跑之后,就闲不住了,经常满院子溜达,有时候还会跑出院子,不见踪影。

初时扶摇还担心它一去不回,没想到这小狗倒认主得很,扶摇救了它,它就认定了扶摇,常常腻在她脚边,摇着尾巴,两只乌溜溜的眼珠巴巴地望着她,每当这个时候,扶摇就会把它抱起来,挠它雪白光滑的毛,而小白狗就会很享受地在她怀里乱拱。

小白狗还有一个很奇怪的嗜好,就是对隔壁家那只老黄牛充满好感,经常会在黄土墙的这边冲老黄牛叫,大约是太幼小,只会发出呜呜和哼哼两种声音。每回老黄牛都是一边嚼草,一边很淡定地望它一眼,然后小白狗就会很开心地哼哼两声。

有一次扶摇看着有趣,就对它说道:“既然你这么喜欢老黄牛,就给你取名叫牛牛好了。”

小白狗听了,颠颠地跑到她面前,摇着尾巴绕着她转了一圈。

扶摇将它抱起来,她能跟动物心灵沟通,自然能知道,小白狗对这个名字很满意。

于是,宋梨花和扶摇母女,带着小白狗牛牛,和车夫刘大脚一起踏上了去桐城的道路。

……

路上自不消说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露,宋家村地处东北,距离东南沿海的桐城,何止千里万里。

宋梨花、苏扶摇还有车夫刘大脚,路上走了两个月,才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

一路上,幸亏有牛牛这只活泼可爱的小狗,能给母女两个解闷。

越是接近南边,空气越是湿润馥郁,路边的草也变得柔软青翠,人们的口音也越来越细软,包括食物,更是与北方不同,南方爱吃稻米,酒馆饭馆里头的面食,就慢慢地少了起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