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在赵喜娘的唱贺声中,宋大嫂作势在招弟那刚刚洗沐过的长发上梳了几下。直到唱贺毕,她便笑着将梳子交给了阿愁。
只是,当王师娘请着宋大嫂和赵喜娘出去吃茶时,二人竟谁都没动,却是一边聊着天,一边看着阿愁给招弟梳妆。
阿愁早在接到王师娘的托付后,就已经在心里想好了要给招弟做个什么发式。于是她极熟练地盘梳起来。
没一会儿,那头便梳好了。阿愁正打开梳妆盒,准备给招弟上妆,忽然就听得身后有人问她:“你梳的这叫什么头?”
正全神贯注想着下一步的阿愁不由一愣,回头看去,这才发现,宋大嫂和赵喜娘都站在那里看着她。问她话的,则正是那赵喜娘。
阿愁冲她笑了笑,又回头看着招弟那盘梳得溜光水滑的发髻,弯着她那极具特色的小眯眼儿道:“是盘桓髻。”
“不是吧?”
赵喜娘道,“我还没见过这样的盘桓髻呢。”
阿愁看她一眼,笑道:“我在原本的盘桓髻上略做了一点变化。”
招弟的相貌其实并不出众,甚至那额头还略有些低。偏做了新妇后,原本的刘海是要全部梳上去的,这就会一下子突显出她的这个缺点来。于是阿愁便借由后世的单股法式辫的编梳法,将她两鬓的发丝全都以一种向上的姿态编梳起来,又将额上方的发量略挑高了一些,从视角上扩展了整个额头,使她的额看上去要比实际的更加开阔饱满。
又因作为新娘子,招弟得各种跪拜行礼,阿愁便盘桓髻的一般旋拧为编梳,依旧是以法式辫的手法,巧妙地将那些容易散脱的发丝借由编梳固定住。
因此,这所谓的“盘桓髻”
,虽然外形看起来似乎是盘桓髻,可仔细分辨起来,又是各种不一样。
宋大嫂也凑过来看着招弟的发式,道:“怎么不是的了?我看就是呀,且梳得还挺饱满的呢。”
赵喜娘不由又带着鄙夷看了一眼宋大嫂。赵喜娘自认为她做了三十几年的喜娘,看过无数的梳头娘子给新人编梳发式,便是梳头娘子们不承认她是行家,她自己自认为她至少该算得是半个行家的,于是她指招弟的鬓角道:“盘桓髻这里不是这样梳的。”
阿愁笑眯眯地看她一眼,却是什么话都没说,只从妆盒里拿出她自制的面膜,开始往招弟的脸上抹。
于是赵喜娘又开始指手画脚了,道:“你这是在上妆吗?哪有这样上妆的……”
她话还没说完,就只见阿愁忽地抬起头,那双小细眯眼儿笑得更弯更细了。阿愁对赵喜娘笑道:“听说大娘做喜娘做了三十年了,想来三十年里也看过不少梳头娘给新人梳头。真是羡慕大娘呢,等我做了三十年的梳头娘子以后,我肯定也能跟大娘一样,唱得一口的好祝辞。”
她这带着刺儿的话,却是立时就噎得赵喜娘开不了口了。
于是阿愁笑着又道:“我这里还要得好一会儿呢,大娘赶紧趁着这空儿歇歇吧,等我好了,我再让人去叫大娘。”
赵喜娘再次噎了一噎。
正这时,一直在外间忙着的王师娘进来了,见阿愁这里已经梳好了头,忙笑道:“已经梳好头了?我瞧瞧。”
又仔细看了看那发式,笑道:“真不错。”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