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附庸风雅录第几章在一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ldo;哼!&rdo;洪大少翻个身。心说你以为别人都像你个书呆子瞎了眼,喜欢那种狐狸精女人。方思慎与人交往一向被动,这已经是看在师生一场的份上格外关注。见他不领情,便不再提,重新拿起桌上的地图:&ldo;你是本地人,禹门古渡去过没有?&rdo;&ldo;没有!&rdo;&ldo;太史公墓呢?&rdo;&ldo;没听说过!&rdo;&ldo;怎么可能?&rdo;洪鑫垚猛然坐起:&ldo;没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这种破事,我干什么要吃饱了撑的骗你!&rdo;方思慎愣住,随即道:&ldo;我没有不相信你的意思。&rdo;奈何洪大少完全不管他说什么,兀自控诉不停:&ldo;哼!你们都知道是要来河津,串通好了不告诉我,存心看我出丑是吧?要我丢脸是吧?一个个不安好心……&rdo;自己不学无术,还有脸叫嚣听了课;身为太史公同乡,一学期都记不住籍贯,反口赖到别人头上,真是丢脸丢到祖宗坟头去了。方思慎懒得理他,后边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料想他也不知道,都不问了,起身收拾洗漱,根本不搭腔。从浴室出来一看,洪大少爷居然满脸气鼓鼓的睡着了。第二天上午,学生们补觉,两位老师和导游商量行程。河津旅游并不发达,又是一年中最冷清的时候,说是导游,其实不过一个临时打工的当地闲汉,负责带路。学生们出行,租的就是宾馆的车。问起太史公墓的具体地址,导游一脸茫然:&ldo;太史公墓?俺们河津哪儿有这景点?&rdo;胡以心道:&ldo;这儿是太史公老家,怎么会没有他的坟墓?资料上明明写着有,你别蒙我们。&rdo;那导游道:&ldo;哎呀妹子,俺怎么可能蒙你!历来到河津的游客,一看禹门古渡的龙门峡,二看薛仁贵的寒窑,没听说谁要看太史公墓的。太史公……对了,对岸韩城倒是有座太史祠,听说附近还有个大坟头,你们说的是不是那儿?&rdo;方思慎摇头:&ldo;韩城确实也有一座太史公墓,但据传只是衣冠冢。河津辛封地界应该另有太史公安葬之处。&rdo;&ldo;辛封?那都出市里了,远着呢。&rdo;导游念叨着,忽然拍手,&ldo;想起来了,辛封村北头有一大片古坟头,说是司马家的祖坟,人都讲那些土堆子前的石头怕不下两三千年,莫非你们找的是那里?&rdo;方、胡二人喜出望外:&ldo;既是司马家的祖坟,那就对了!&rdo;导游搓手:&ldo;那地方偏得很,根本不是景点,路也不好走……&rdo;从来导游带团,卖票和卖东西的地方才能产生回扣,最不愿去非景点。&ldo;这是学生们搞调查,不是出来玩儿的。给您加一百块劳务费,帮我们找个熟路的稳当司机,成不?&rdo;胡以心笑盈盈的。导游二话不说:&ldo;成。&rdo;方思慎问:&ldo;不知道《河津县志》收藏在哪里?是图书馆、博物馆,还是文化馆?&rdo;&ldo;这……还真不知道。&rdo;导游有点不好意思,&ldo;俺让宾馆的人打电话帮你们问问。&rdo;一圈电话打下来,竟花了个多小时。原来因为城区几次拆迁,共和之前的旧版县志早已丢失,十年前编了一套新版,收在文化馆里。好不容易联系上文化馆保管钥匙的工作人员,听说他们是从京城来采风的,大为激动,直呼要立刻通知馆长,为中央来的同志们接风洗尘。再三推托不掉,胡以心一声咳嗽,拿出班导训学生的派头呵斥一通,才把事情搞定。那导游反而比较明事理,陪笑:&ldo;俺们河津这地方吧,来视察的领导多,要不宾馆怎么盖得恁的气派呢!就是从来没有领导视察到文化馆的……&rdo;最后敲定,下午看禹门古渡和龙门峡,第二天往文化馆查资料,第三天实地考察辛封司马祖坟,第四天和第五天过河参观韩城太史祠及博物馆,然后返回河津,坐当天夜里的火车返京,第六天,也就是除夕下午抵达京城。方思慎又跟着导游找到附近一家复印社,打印发给学生的资料和讲义。午饭后,宾馆中巴载着京城来采风的师生一行前往黄河岸边禹门古渡。老远便望见一带混黄的江水奔腾翻滚,最窄处架了一座钢索桥。那水被两岸石壁束缚着,犹如旺火灶上一锅疯狂沸腾的泥汤,似乎能把钢索桥都熔化掉。&ldo;黄河黄河,原来真的这么黄。&rdo;一个学生喃喃自语。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