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欢想世界杨特红是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5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才是“存在的意义”

时,论述过程是精妙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回答——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存在?

  孔孟与马恩,都在做这件事。

  将视角切换到东方,或者说中国的启蒙时代,会现那时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从一开始就是在解答“人们应当怎样存在”

,演进了上述的所有过程。

  意识乃至智慧的出现,是宇宙演变中那“遁去的一”

;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中,二所生出的三。

  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是“反者道之动”

  诸子百家学说在分歧之外,有什么共同的精神内核吗?墨尚同、杨特红、柯孟朝为什么能坐在一个酒桌上吵架,学习两千多年后的见知,同时让华真行给他们做菜?  先秦“子学”

尽管有各自不同的主张,但几乎都有共同的内核——

  他们不先决“理念世界”

,不先验“绝对精神”

,不隔离感性与理性,而是将感性视为理性的源头,论证人类理性的诞生,就是感性展的内在要求。

  在他们看来,理性来源于感性,所谓“理念世界”

与“绝对精神”

也都是感性的派生,是“人”

的妄境。(这只是我的总结,妄境也是我自己构建的概念,或偏颇谬误。)

  妄境并非没有意义,它是感性的极致;理性是感性的反思,是破妄的过程。

  他们进而指出,对欲望的理解、节制以及运用,就是欲望得以实现的内在需求。在此基础上推演出各家不同的主张,然后寻求实现的方法,对“怎样存在”

做出解答。

  他们在那个时代给出的答案也许不是最重要的,解题思路才是更重要的。

  我一直很想专门做这方面的课题,但自觉学识还远远不够,所以只能先讲故事,比如这个华真行的故事,貌似正经的荒诞故事。

  人人都有一个欢想世界。

  第6oo章、还记得那个梦吗(下)

  这是一个平静的日子,几里国与欢想国皆波澜不惊,民众们都很淡定。甚至有人听说消息后反倒很奇怪——难道我搞错了,欢想国怎么才成立,不是早就有了吗?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