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井灌很早之前便存在,周书有云,黄帝穿井,后‘伯益作井,汤旱,伊尹教民凿井以灌田’之说,但是终究在井灌上的发展并不好。”
“没有南方翻车和筒车发展的快速,所以,将南方水车改进用于井上,在我看来是十分可行的。”
沈皎自信地说着自己的看法,“但是这其中具体的做法和尝试,以及水车的修建,怎么修建,却是要诸位共同摸索了。”
“我在这里只是提出建议。”
沈皎看向一旁陷入思考的卫赜道:“具体的做法,还是要赜表哥自己斟酌才行。”
“好了,我的建议便到这里。”
沈皎转头对面前的五位村民,转移到另一个问题上:“这次山东的水灾,听说对你们的影响并不大?”
“回您的话。”
一人对着沈皎答道:“这次的水灾确实没有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这全是梅渠修好的结果。”
“若不然,我们这估计早就被淹得不成样了。”
这人继续道:“我们这因靠近梅渠,又因着村子里的人大都姓苏,所以我们村便叫梅苏村,我们村在梅渠的下游,地势很低,若是上游决堤,第一个倒霉的便是我们。”
这人说得完后,一脸庆幸的样子。
“这梅渠从原本的样子,修成现在的样子,用了多长时间?”
沈皎复又问道。
“因着梅渠就在家门口,都是附近的村民自己出力,干活儿也快。”
其人继续道:“官服的大人们分好了任务,每个村都有自己具体负责的部分,所以,老少爷们一起出力,梅渠也不长,也就是一两个月的时间就修完了。”
沈皎听后点了点头,就像这位村民说得,梅渠并不长,耗时一两个月的时间是正常的。这还是因为人手并不多的缘故,若是朝廷下令修整河道,征调百姓,绝不会花费这么长时间,正常的清理淤积,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就够了。前朝时,便有过证明,让一个海潮沮洳舄卤之地,化为良田,调夫四万八千,用粮三万六千有奇,钱不与焉,结果是一月而毕。所以,可见若是真的想要修整河道,募民调夫,依照现在要完成的工程来说,用时并不会很长。
随后沈皎又问了一些关于具体修理河道的问题,直到很晚才离开。
回到住所后,沈皎和卫赜坐在一起,嘴角勾起,心情愉悦。
“阿皎今日的心情似乎不错。”
卫赜含笑问道。他能感觉到,虽然阿皎看起来和平日里一样,但是自昨天来到后,其内心似乎并不愉快,相反还有些轻愁。
“确实。”
沈皎点了点头,自从进入章县,见到百姓困苦潦倒的样子,她对于山东的情况便一直处于有些忧愁之中,“今天的收获颇丰,任安郡的情况比我预料中的好了太多,有任安郡的情况在前,山东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更好地推进下去了。”
卫赜听后点了点头,没有往下接着问下去,就算他和阿皎的关系有些特殊,但是到底是所占的立场不同,代表的家族势力不同,有些话题需要适可而止。
“那阿皎接下来去哪个地方?”
卫赜问道。
“明日去看一下任安郡在此次水灾中决堤的白山河。”
沈皎思索后道:“听闻这次白山河河口决堤,百姓生活十分困顿,其旁边的曹县,是任安郡在此次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
“不错。”
卫赜说道这叹了一口气,“白山河位处曹县,因其并不如梅渠如此重要,情况也没有梅渠严重,再加上任安郡中也没有这么多的银钱来支撑,所以便打算将其放在后面再修整,却没有想到……”
“之前我去过一次曹县,曹县中很多村庄的房屋都被冲垮,也有不少百姓死伤。”
卫赜说着曹县的情况,眉头轻皱,“我之前将任安郡中的存量一半都调到了曹县,现在的情况想来应该好些。”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