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不会,”
6琢看了看外面,火把的亮光越来越近,“李昭带人过来了。他们方才正是看到了有人往这边来才没有恋战,迅撤走的。”
沈瑜从地上捡起包袱,幸好这包袱绑得结实,里面的夏石斛和药包都还在。
“那我们把证据交给刘知县?”
“证据交给刘知县,这里毕竟不是乐安,查审的事情我不能插手。一个药案竟然就有人敢向我们痛下杀手,我怀疑这背后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案情,山阳县看来比我们想得要复杂得多。”
顿了顿,6琢看着沈瑜,轻声说,“罗子懿的巡视之事还没有完结,他不久后就得离开山阳县去京都复命,我要确保他能安然无恙得离开这里才会回乐安。”
沈瑜明白他的意思,6琢担心罗桓在这里的安危,必会以朋友的名义陪同他在这里查案,但她要找的药材已经找到,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益处,还可能会有风险,不如尽早离开。
“那我明日先回乐安,”
沈瑜迟疑一瞬,抬眸问他,“你呢?什么时候回来?”
“短则两日,多不会过七日,”
6琢笑了笑,看着她清澈的杏眸,“等我回去,再给你讲述这里的案情。”
第37章
自昨晚他们回到官邸后,6琢就同罗桓去了县衙,两人忙于梳理案情一夜未归。
睡了一个思绪纷乱并不安稳的觉,沈瑜醒来,稍加收拾后便踏上了返回乐安的归途。
破晓未至的清晨,天地间还是一团暗沉沉的颜色。
沈瑜登上马车,从窗牖处望去,并没有6琢颀长的身影,她微抿了抿唇。
“沈姑娘,我们出吧?”
是李昭沉稳的声音。
沈瑜放下帘子,微微颔:“走吧,李大哥。”
从山阳县到乐安有一百余里,若是孙六赶车,得走上一天半的功夫。
但换做李昭的话,大半天时间也就够了,即便中途先去一趟茶花村的吴坊主家中送夏石斛,天黑之前他们也能回到乐安。
傍晚时分,夕阳渐沉,霞光漫天,他们顺利回到乐安县。
一路劳顿,有些乏累,沈瑜没有去铺子,而是先回了城郊的宅子中。
院内静悄悄的,张妈正在厨房淘米,听到外面的脚步声,忙起身走了出去。
她揉了揉眼睛,定睛看去,院中刚进来一抹熟悉的窈窕身形,不是自家小姐,又是谁?
只是出去奔波几日,本就巴掌大的小脸看着又清瘦了几分。
小张妈接过沈瑜手中的行囊和一包药材,心疼地说:“小姐累不累,饿了吗?晚饭一会儿就好,小姐先去房中歇息一会儿。”
一半夏石斛留给了吴坊主,沈瑜带了剩余的回来给自己的母亲服用。
那老伯也不知何时囤积的夏石斛,已经晾晒好了,生切成片后便可以入方熬药。
在山阳县经历的事犹如一场夜梦,醒来后其余慑便逐渐消散。
至踏进了自己家的这方小宅院,沈瑜的心神终于放松下来。
她揉了揉眉心,笑说:“张妈辛苦了,这药是夏石斛,您先收好,按照娘亲以往的药方来煎服即可。”
张妈掂了掂药材的分量,阿弥陀佛了一句,喜笑颜开地说:“这药可是足足的了,夫人连日服用下去,想必不久就会大好了。”
说完,张妈飞快地提起行囊放回沈瑜的房内,又折返回来,把药包中的药打开,一一分成若干小包,又细心地将沈夫人用药中的陈皮去掉,以夏石斛替代,准备完之后就进了厨房,一边做晚饭,一边通开小泥炉,将药放到药吊子上煎熬。
沈瑜净过手,捏捏自己的脸颊,做出一副如常模样,打算去堂屋的内室看望母亲。
自打沈瑜外出办事,不过短短几日而已,刘氏却日夜悬挂于心,她听到沈瑜回家的声响,已经从内室慢慢走了出来,枯瘦的脸上也洋溢出来笑意。
桌案上放着的一个黑木匣子打开,她坐在竹椅上,轻声说:“瑜儿,过来。”
沈瑜快步走过去,俯身依偎在刘氏的膝旁。
她眼神亮晶晶地看着娘亲,神色中是掩饰不住得欢快:“我带了药回来,娘亲按时服用,咳嗽的病症一定会好起来的。”
刘氏爱怜地摩挲几下沈瑜缎子似的乌,稍顿了顿,又将匣子中的一张请帖拈出。
“这是城北李员外家近日下的帖子,近日李员外的老母八十高寿,邀我们相去庆贺,只是。。。”
刘氏话未说完,沈瑜却明白其中的事由。
自父亲流放后,乐安有些脸面的大小人物都恨不得撇清与她们家的任何关系,李员外差人来下帖子,想必是有其他的缘故。
刘氏解释了一番:“李员外的长女名唤李苑,与我年纪一般大小,若论起辈分来,你该称呼她一声姨母。未出前我们是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只是自她嫁给府城富商赵家,三年五载不回来一趟,我们感情也逐渐变淡了。这次她祖母高寿,她带着自己的儿子赵升从府城特意赶回来庆祝,想也是让她的父亲提前给咱们下帖子,好在一起叙叙旧情。”
但刘氏不太想去,她如今身子不好,吹不得外面的风,吃不下席面上的酒食,也不愿意听到别人将自己家的事当做谈资。
“若是想见面,我们私下闲聊也是可以的,未必非得到她祖母的寿宴上相见,”
刘氏顿了顿,无奈地笑一下,“我今日同你商议,便是打算回绝了这请帖,到时候着人送上一份寿礼,也不算失了礼数。”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1t;)
&1t;span>:| |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