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17章
“什么怎么样?”
还在缝衣服的陈楠一愣。
“没事。”
陈时摇摇头。
杨鹏虽然是他的好兄弟,可他却不太希望大姐和杨鹏在一起,原因嘛,懂得都懂。
当然,要是郎有情妾有意那他绝对不会阻止
不过看样子大姐对杨鹏貌似没什么感觉。
至于以后的事,那就以后再说吧,反正缘分到了,该来的总会来的。
“姐,这段时间你太辛苦了,多休息一下吧。”
“等我结完婚之后,就带你去县里或者市里去看病。”
陈时啃了一口玉米面干粮之后说道。
闻言,陈楠的手一颤,险些被针扎到。
“你这小子,先管好自己吧,姐的事不用你操心。”
“只要你能结婚,姐就很高兴了。”
陈楠笑着说道。
陈时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这种事记在心里好了,说多了也没什么用。
难得清闲了半天,陈时找了一块网,拎着篮子去了村子下面的河边。
小岗村下面,有一条贯穿十几个村子的大河。
河水虽然不算宽,但深的地方却足有一米多深,每隔几年总会有一些人淹死在里面。
在后来的几十年,乡里对整条河治理了之后才好很多。
来到河边,陈时下水把网拦在中间。
坐在河边玩着石头,陈时有些神思不属。
流动烧烤的生意虽然很赚钱,但变数也多,这段时间都是晴天还好,一旦到了阴雨天,根本不可能在外面烧烤。
再一个现在已经九月份,再过两个月天气寒冷,下了雪,那路上都没多少人。
除非是能在城里租个地方做成铺子,只不过这样一来,就得考虑政策的问题了。
现在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可私人经营却还有很大的限制。
要知道,就算是北京在80年的时候,也才不过1992户个体户,虽然已经过了三年,可像是安平县这种穷地方,个体户还一个都没有!
那些存在的经营门户,都是借了国企的大旗,弄个什么一分店二分厂的。
真正想要个体经营,还要等到八八年全面放开之后才行。
这个年代,安平县这种小地方,做点小生意,比如说卖点针头线脑煤炭之类的小生意倒是没什么人管,一旦做大了那就不行了,改开刚出现没多久,小地方上的环境还比不了南方诸如温州上海等地,还在守着老一套的生存方式。
“要不找个国营的工厂挂靠?”
陈时眉头一挑。
片刻后却摇摇头,这个办法不太合适。
首先就是要有国营企业的关系,这个自己没有。
第二点还得有资金,自己现在手里连一千块都没有,想要挂靠是痴人说梦。
或者。。。。。。偷偷干!
像是陈时今天买炭的地方,还有之前买茅台和烟的地方,就是属于那种私人偷偷干的。
不过一般这种人多少有点关系,查的不严的话基本没事。
揉了揉脑袋,陈时扔掉手中的石头,到河边把网收起来。
网上只有三条巴掌大的小鱼,还不够填饱肚子的。
苦笑一声,陈时把网收起来,三条小鱼也扔进河里,拎着篮子向家里走。
田间小路,两边种着玉米、小麦、大豆、小豆等农作物。
这个年代东北主要种这些东西,等再过一些年,小麦将退出东北农作物的历史舞台,改由种植水稻。
后世鼎鼎有名的五常大米和响水大米的种植地就距离这里不远。
一片金黄之色,马上就丰收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