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之重生薛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拒门(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听董大的声音里似乎有着隐隐的兴奋,梅知孚心里一动,说道:“进来。”

“老奴参见老爷。”

“何事?”

看着董大眉眼带笑喜滋滋的模样,梅知孚不由一探身子,匆忙问了句。

“老爷,喜事啊,喜事啊,刚才薛家来人了,把公子的婚书给退了回来。”

董大一边作揖,一边拿出婚书,向梅知孚递了上去。

而近一年以来,有两件事一直让梅知孚苦恼,一是疑惑朝廷的动向,看不清爬升的门路;二是小儿子梅清远的婚姻。

随着薛虬伯父与父亲的相继去世,薛家的半道中落,他在朝堂位置的日渐稳固,他越来越觉得薛家这样一个没落的皇商之家配不上他梅家了!

至于梅清远的良配,浸染官场已久,他已少了年轻时的意气,他觉得他应该和他的官场前辈一样,给小儿子应该找一个与他梅家门当户对,甚至是高与他梅家的官宦之家,如此也好官官相护,提携于他。

但是因为怕落下个言而无信、嫌贫爱富的名声,另一方面也是略微顾忌些贾家与王子腾,所以悔婚的话他一直说不出,而在去年薛虬来送婚时,迫不得已,他采取了“拖”

字决。

而今薛虬退回了婚书,在他看来,是他的“拖”

字决终于成功了!

因此闻言他眉角不由一挑,一丝胜利的喜悦不自觉的从他的眼角流出,随即接过婚书,扫了两眼,确认无误后,把婚书一合,满面如沐春风的说道:“他人呢?”

“回老爷的话,那人被老奴撵走了!”

董大带着邀功的心情,一弯腰,笑道。

而梅知孚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这个时候婚书是两份的。新郎家和新娘家各一份。其中,新郎家的婚书叫做送嫁书,新娘家的婚书叫做迎亲书。现在薛虬既然把迎亲书送过来,那么梅家就应该把送嫁书送回去,不然就是还有意与这桩婚事!

“你!哎!你去找夫人把婚书给……”

梅知孚闻言轻轻剁了剁脚,本想着让董大赶紧把自家的送嫁书给薛家送过去,但是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了贾政。

他感觉贾政应该还不知道这事,因为如果是贾政要这么做的话,他认为贾政会给他透个风,或者请两人共同的好友吏部杨侍郎给他透个风。

而如果这事他要是不与贾政说一说,梅知孚认为贾政一定会认为他欺负薛家人年幼不懂事,也是埋没他贾政。

因此想到这里,他急忙向外喊道:“侍墨,你赶紧拿我的帖子去荣国府找贾大人,就说我在清风楼等他。”

说罢,又转头对身边的丫头说道:“你赶紧把夫人找过来。”

东为上,西为下,因此京师里达官显贵以及寻常官员都是住在紫禁城的东边,而且差不多是爵位越高离紫禁城越近。

梅知孚梅翰林只是翰林院待讲学士,从五品的官员,因此居住的地方离紫禁城较远。门房也只有一个。

二月八日,酉时初刻,梅府的蛮子门前,门房董大正倚在门框上,双手互插在袖中,懒洋洋的照着夕阳,忽然听到从东边传来一阵马蹄声,他随意的睁开眼,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正骑车而来。

少年一身白袍,头窝成一个卷用青布条裹着,上面只插了一个木簪。少年衣着虽然平常,但剑眉朗目,鼻若悬胆,骑在马上,温润中又有着一股说不出的英气。

但是董大却并不欣赏!相反他双眼一睁,露出了谨慎的色彩。他想起了来者的身份,想起了梅知孚对来者的态度,想起了梅知孚暗中对他的交代——以后凡他家来人,一律说府中无人!

薛虬趁着这个时候来,是因为他知道这个点是大虞朝官员下衙的时候。到了梅府前,甩蹬下马后,把马往路边的榆树上一系,然后走向董大,从袖里抽出拜贴,向董大拱手道:“在下薛虬,有事拜望梅大人,还望老管事通报一下。”

说着,薛虬把拜贴递向了董大。

董大一听薛虬有事,那自然是更不能让薛虬进去了!见此,双手一摆,成了残影,匆匆说道:“好教薛公子知道,我家老爷外出尚没归来。”

而梅知孚会不会与上次一样拒而不见,在路上薛虬已经感觉到有这种可能。

不过在薛虬心里,这婚书退给梅家哪个人都是可以的,只是退给梅知孚最好,因此闻言退而求次说道:“那梅公子呢,梅三公子在吗?”

“这个,薛公子来的真是不巧,三公子前日去了西山梵净寺,避世苦读,以备明春院考。”

董大说完,感觉薛虬应该知难而退,同时在心里嘀咕着:“这薛家人会不会像是癞皮狗似的,如此就害苦了我梅家与三公子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