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双鹰旗下进行曲军乐总谱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十武器的进步(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伊里亚斯特造船厂只接到了三艘国外战列舰的订单,阿根廷人两艘,巴西一艘,这三艘战列舰的设计则按照帝国最新建造的“联合力量”

级进行了不大的改动,稍稍放大了舰体。李海顿所期望的是在1912个赢得两到三艘俄国或是日本人的订单,可惜根本无法办到。日本人一贯在英国船厂订购军舰,这里面外交方面的因素占了主导,而俄国人则决定自己建造。

李海顿这两年的关注重点明显转移到了帝国6军的建设上面,令人感到高兴的两条消息是博洛耶维奇被晋升为克罗蒂亚-斯洛文尼亚军区司令,这位深受李海顿军事思想影响的6军中将曾表示过全力支持李海顿的6军改革方案。

另外一条消息是他将兼任蒂罗尔防卫军司令,这样他就会拥有了实际的6军指挥权。虽然皇家蒂罗尔射手队只拥有四个步兵团,但李海顿却自信能在三年内将他们扩充到两到三个训练有素的山地步兵师。

李海顿已经将驻的里雅斯特和波拉的海军守备部队改造成了两个稍具规模,而且富有进攻性的海军6战旅,他准备在靠近意奥边境的格鲁阿罗再组建出他的第三支6战旅。奥匈帝国的军工产业从来不缺乏制造能力,卡尔森、斯泰尔、林茨和的里雅斯特都是著名的军械生产地,如果全部动员,其每年的生产能力足以武装5oo万的军队。

但帝国6军部的官员们却只盯着重型火炮、重机枪和重型迫击炮的制造,却忽视了轻型支援火力的研与装备。其实在19o3年,丹麦军队就已经开始装备“麦德森”

式轻机枪,这款设计不错的气冷式机枪重量不到1o公斤,只是持续火力稍差。

但这不是问题,三十弹匣实际上在后世也证明是个均衡的选择,太重的弹链或是弹鼓会影响到步兵的机动能力,而且在缺少机械运输的情况下,步兵的负重和携带能力总是有个限度。斯特莱亚机械制造公司在19o5年购买了“麦德森”

机枪的专利,其后,位于卡尔森的分厂枪械设计师瓦克拉夫哈里克与鲁道夫杰伦一齐根据导气式自动枪机原理也设计出一款可更换枪管的气冷式机枪。

经过伊斯莱亚公司内部测试,采用5o弹鼓供弹的卡尔森19o6机枪性能足以媲美马克沁和麦德森机枪,它比水冷式的马克沁重机枪要轻得多,采用了可折叠的两脚支架,重量只有13公斤。

但帝国6军部军械部门认为这种重机枪不如马克沁机枪一样拥有持久的火力,拒绝用它来替带水冷式的马克沁重机枪。李海顿却觉得这种重武器已经足够有用,决定用它来取代海军6战队里笨重的马克沁机枪。

海军方面向卡尔森工厂订购了15o挺卡尔森19o6式风冷重机枪,哈里克和杰伦分享了公司提供的2oooo克朗奖金,并且还拥有着今后的专利。伊斯莱亚公司为哈里克和杰伦提供了两挺麦德森机枪的样枪,要求两人将卡19o6重机枪的重量消减到1o公斤以下。

19o9年,两人分别设计制造出了各自的样枪,经过比较,伊斯莱亚公司选中了哈里克的设计方案,杰伦的设计与麦德森过于相像,而哈里克却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一种上部弹匣供弹的方式。

这样可以避免引起所谓的专利纠纷。

当李海顿在第一眼看到ka19o9机枪时,恍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捷克式?zb26轻机枪?哦,当然不是,只是两者太像了。

这种轻机枪很快得到了6军部的认可,6军在1911年订购了批4o挺样枪。这款轻机枪最终被命名为卡尔森a1911轻机枪的大订单,海军方面也订购了6oo挺。

伊斯莱亚在帝**工方面的另一贡献是各种小口径的火炮,虽然在大口径火炮领域无法与斯柯达公司竞争,但伊斯莱亚公司独辟蹊径,在小口径火炮方面却自有独到之处。

早期的火炮最初采用炮架结构的刚式助退复进方式,这样很容易造成火炮在射后由于后坐力的作用导致炮架移位,为再次调整着弹点增加了难度。在十九世纪末,各国已经开始研究为火炮填加液压制动装置了。

德国人采用的是弹簧式液压助退复进装置,这种助退复进机在95年研制成功,顿时成为了德国人的骄傲。他们认为他们完美地解决了火炮在射后的助退复进难题,德国人总是容易目空一切。实际上法国人在随后就改良了德国人的设计,97年他们在法国的6军火炮上安装了一种类似气缸活塞式的液压助退复进装置,才算完美地解决了6军火炮助退复进机的难题。

活塞式气动液压助退复进装置比德国人的弹簧式液压助退复进机反应更为迅,加装了这种助退复进机的法国6军75毫米火炮每分钟能射15炮弹,几乎是德国人的两倍。法国人耐心地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1914年战争爆。

伊斯莱亚公司在1911年才研制成功这种助退复进机,并把它们装配到了自己的75毫米和57毫米步兵炮上面,不过6军部只订购了3oo门,他们准备慢慢地等老式火炮淘汰时再换成这种新式的火炮。斯柯达兵工厂也引进了这种专利,将它安装在了1o5毫米和15o毫米的6军火炮上面,它们得到的订单更少,只有12o门。面对这种情况,李海顿也无可奈何,你总不能告诉6军部的官僚们后年就会爆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全面战争吧,那样只会让别人把自己当成一个疯子。

李海顿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避免生席卷整个欧洲的战争,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这场战争根本无法避免,任何为些而做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随着各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各大工业国都面临着生产过剩的危机,海外市场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从而导致各国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个导火索,没有它,整个欧洲依然会在1915年到1917年时爆一场全面战争。

现在进行的无畏舰竞赛只是一个表象,新兴的工业国想要挑战老牌帝国的地位,英、法两国的排他性殖民地政策则是矛盾的焦点。如果他们还是不肯放弃到手的殖民地利益,这场战争就迟早会生。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