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求娶全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老话说得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没了这个,说不定后面还有更好的姻缘等着你。”

程菡对此似乎特别有把握,“再说了,就算你真嫁过去,也是一辈子糟心的命,我看现在就很好。”

说着,她伸手掐了一把好友的脸颊,“退婚之后你气色看起来比前些日子好多了,小脸儿还挺滋润,说不定去什么赏花会吟诗会上转一圈,就能招回来几个俊秀人物。”

薛蕲宁笑不可抑,“你对我还真是有自信。”

“那是当然。”

程菡挑了挑眉,明艳的容貌阳光下熠熠生辉,“因为我比你看得明白。”

和好友笑闹之后,薛蕲宁看着亭外随风飘摇的花枝,眼神怅惘,“就是有些对不住国公大人了。”

提起成国公,程菡也沉默了一瞬,那位对阿宁是真好,但只可惜,府里那两位实在太拖后腿,结不成亲确实遗憾。

但女子的归属到底是后院,比起常年领兵在外驻守边疆的公公,还是夫君和婆婆更能主宰一个女子的生活,澹台晔和国公夫人不用心,这桩定了多年的亲事自然成不了。

更甚者,还有人暗地里悄无声息的施压逼迫,阿宁能坚持到现在已是尽力。

只是,没有因为感激长辈心意而搭上女孩子一辈子的道理,更何况,薛家从不欠国公府什么。

“这段日子京里会有些风言风语,你听了也别往心里去。”

程菡道,“想呆在家里就呆在家里,想出门就找我,城郊别苑那里今年移了不少花木过去,正好一起出门踏青了。”

薛蕲宁摇了摇头,“暂时不想出去,就想呆在家里歇着,要是我想出门了,就去府上找你,省得伯母整日里催你备嫁。”

提起备嫁这件事,程菡姣好的容貌扭曲了一下,“算我求你,你还是早些来找我吧,除了你,我娘也不会让我和别人一起出府了。”

若是别人家,只怕会顾忌薛家小姑娘退婚的身份,不乐意自家女儿亲近,但惠安侯夫人性情彪悍,从不在意这些,且她尤其喜欢薛蕲宁,怜惜她年少丧母,当自己女儿一样待的,经过退婚这件事后,对小姑娘就更是疼惜爱怜了,程菡今日来还捎带了一堆侯夫人亲手准备的心意呢。

见程菡对备嫁这件事如此抗拒,薛蕲宁不免出言调笑,“怎么?那位平郡王世子你很不满意?”

程菡翻了个白眼,不见半点贵女的优雅风姿,“只见过一面的人,你让我满意什么?”

“京里不是传言那位世子殿下风姿才学出众?”

薛蕲宁好笑,“若是被那些仰慕殿下的人知道你这副作态,只怕想拉你去填护城河。”

“传言能信?”

程菡嗤笑,“外面还传成国公世子俊美无俦温文尔雅呢!”

想起澹台晔那副脾气,薛蕲宁听着“温文尔雅”

这四个字忍不住笑出声,“好吧,你说得对。”

“我一向都是对的。”

程菡抬了抬下巴,眉目间俱是骄傲,“日后你若是看中了谁,我必然是要好好把关的,若是你觉得我面前通不过,也就不必考虑了。”

将自己母亲操心的性格继承了个十成十的惠安侯府嫡小姐,这会儿的做派与其说是薛蕲宁好友,不如说是操心自家姑娘的女性长辈。

薛蕲宁连连点头应是,久未相见的两人亭子里好一番畅谈,直到程菡心满意足的离府,薛侯爷和薛世子才鬼鬼祟祟的一溜小跑儿去了前院。

虽说本意是担心自家女儿姐姐,但偷听两个女孩子谈话着实不是什么好事,趁着宝贝闺女这会儿没心思和他们计较,先溜之大吉再说。

“爹,姐姐现在没了婚事,我们去哪儿再给她找个如意郎君呢?”

十岁的薛冶想起他如今没影儿的未来姐夫,分外忧愁。

薛侯爷摸着满是胡茬子的下巴,想起前几天女儿同自己的一番恳谈,也有些忧郁,“你说,我们要不要绑个身份低一些的小白脸回来?”

“为什么?”

薛冶不太明白自家老爹的心思。

“身份低一些,就不敢和老子的宝贝闺女叫板,打不过你姐姐,当然要听她的话,至于脸,只能比那小王八蛋好看,那样咱们家才不亏!”

薛侯爷振振有词,觉得自己实在是英明智慧极了。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他颇有些沾沾自喜洋洋自得。

薛冶皱着小脸儿沉默了好一会儿,抬头看向自己高大威猛的父亲,认真开口,“爹,你放心,以后姐夫不听话,我会帮姐姐揍他的!”

“要是敢养小妾外室,我就废了他第三条腿!”

看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儿子,薛侯爷老怀大慰,蒲扇似的大手重重的拍了几下薛冶尚且瘦弱的小肩膀,“真不愧是老子的好儿子,你姐姐的好弟弟。”

薛冶抿唇一笑,露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自豪骄傲极了。

这边厢薛家父子为了自家唯一一位重要女性的婚事操心不已,那边惠安侯府的马车正慢慢经过成国公府,看着府门前被玄甲军护送着归来的澹台晔,程菡嘲讽一笑,刷得放下了车帘。

既然退了婚,日后可离着阿宁远些才好。

京外,江南道,梧州城。

剿匪归来,一身血腥味和煞气的魏晅瑜刚进门,就看到一同前来江南的平郡王世子周湛正眼神怪异的盯着一封信目不转睛。

用剑柄敲了下桌子,他冷声吩咐这除了出主意就没啥用的表兄干正事,“人头和战利品都在城外大营,你抓紧时间安排好,差事做完我们就回京。”

去岁江南水患,灾民遍地,皇帝陛下拨了钱粮赈济灾民,结果没想到有地方官员和水匪山匪沆瀣一气,欺上瞒下,私昧钱粮,以致于民心生乱,饿殍遍地。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