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李青衣的脸色微变,眯着眼睛盯着李成军说道:“看来我要和孙晴绝交了。”
李成军听完哈哈哈大笑起来,他付出足够多的代价才从孙晴那里获得这些消息,这样也算是收回本钱,至少不赔本。反正孙晴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到时候要杀要剐,他躲起来就是。
李成军皱眉道:“他先去的西宁,出山第一天就犯了大事,捅了人,这不怪他,兔子被逼急了还咬人,让我比较好奇的是,最终这件事被兰州军区方面的人压住了,好像来头不小,至于是谁,我这层的关系是查不到。到西安后还算中规中矩,碰见两个交的过的兄弟,拒绝过一次可以侥幸上位的机会,前段时间和一女人走的比较近,估计得罪西安一位大纨绔,到时候肯定要吃苦。”
“你倒是查的一清二楚,李成军,你这是挑战我的底线么?”
李青衣突然怒不可遏道,她不希望有任何因素打扰赵出息的生活,特别是来自于李家的因素。
李成军没想到李青衣的反应这么大,直接大呼她的名字,再怎么说辈分上都得让她叫声叔,年龄也比她大几岁,这老脸算是挂不住了。
“说吧,你来凤凰村的真正目的,至于赵出息这件事,我给你和孙晴记着,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你们。”
李青衣冷哼道。
李成军尴尬的笑了笑道:“这件事我错了,其实我没想打扰他的生活,更不可能帮他,跟他一毛线关系没有,不过,说实话,这苗子不错,要不要我拉进部队锻炼去?”
“李成军。”
李青衣已经在暴走的边缘。
李成军生怕真惹怒了这祖宗,连忙转移话题道:“说正事,说正事。”
“说。”
李青衣冰冷道。
“打算什么时候回去?虽然这次来,你爸给我下死命令,说带不回去你,我也别回去了。你可想而知我顶着多大的压力,不过我知道你肯定不会离开凤凰村,我也没想能把你带回去,你想离开的时候自然会离开。只是两年没回家,我希望你能回去看看,大不了看完再回来,这不眼看着过年了,去年过年老太爷不准任何人回去,今年你要不回去,估计差不多。”
李成军几乎是求着李青衣,这叔叔当的太窝囊了。
“我答应过孩子们,不会离开。”
李青衣淡淡说道,显然已经给出自己的答案。
“真不回去?”
李成军再次问道。
李青衣很坚定的点头。
李成军起身将行李打开,边取里面的东西边小声嘀咕道:“不回去就不回去了,反正总会回去的。这都是我从背景给你带的,都是你喜欢吃的,两年没吃,估计你特想吃,这是冰糖葫芦,这是烤鸭,这是……”
李成军取一样,说一样,李青衣不知道说什么,只是静静的听着。
良久,李成军取完了,也说完了,直接起身道:“你没事,我的任务也算完成了,借兰州军区的车还仍在半路上,我得赶紧回去,被偷了我赔不起。”
李成军说完便往出走,李青衣也不留他,知道留不住,就这样,男人不远千里找到凤凰村,没待半个小时便要离开。李青衣跟着他走出学校,站在学校门前,李成军突然问道:“丫头,苦不苦?”
被李成军叫声久违的丫头,李青衣笑的很开心,很久没有这么的开心,不容置疑的摇头,随即说道:“过年,我会打电话回去。”
李成军哈哈大笑起来,比军区比武拿了第一还高兴,有李青衣这句话,他此行也算是圆满了。只是笑着笑着,李成军就哭了,他怎能不知道,这丫头是怕他回去被老太爷惩罚。
第24章老太太出远门
李成军走了,这个李家第三代年龄最小的男人不远千里来到凤凰村待了不到半个小时便走了,要知道在这大雪封山的情况下,光是来回徒步翻山越岭就得整整一天时间,期间可谓是危险重重。不得不说李成军是个奇葩,一般人谁有这个本事和实力,他做这些不为什么,只是确定这个骨子里执拗的丫头这两年过的,好还是不好?
雪依旧在下,越下越大。李青衣盯着李成军的背影,一时无言,这个只比自己大四岁的男人小时候总是逼着她叫叔叔,她固执的只叫他哥哥,相比于李家其他人,最心疼她的人便是这个小叔叔,听说他已经结婚了,可她却没能参加他的婚礼,这或多或少让她有些遗憾。在凤凰村的两年,李青衣知道自己注定会失去很多错过很多,可她从来不后悔,这两年她得到的东西,会让她这辈子受益匪浅。
西安城里,正在帮着老太太做饭的赵出息注定不会知道发生的这一切,也不会知道有人在黑暗中观察着他。不管以后的路如何,他现在只是想多努力点,多挣点钱,多见些世面。韩三强已经和吴建国等人说好,从明天起,他们一帮人就进会驻工地,开始负责停工期间工地上的安全,直到明年元宵节过后工地开工,期间工地发生任何事情都得他们负责,看似比较轻松,可责任也不小。越到年底,治安环境越差,一些连过年回家路费都凑不齐的人,保不准就会铤而走险,干一票大的,杀人买凶不都选择年底么?工地上这些建筑材料可都是值钱的东西,赵出息不敢大意,打算明天去工地后,要给他们提前打预防针,别因小失大。
厨房里,赵出息忙前忙后,给老太太洗菜淘米打下手,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其实赵出息自己也会做饭,只是做的都是些家常便饭,用女人们的说法便是,男人们做饭不过是将能炒的东西集体大杂烩,那是对食物赤裸裸的侮辱,这便是男女看待同一件事物的不同看法,男人们觉得能吃就行,难怪古往今来都说君子远庖厨,不无道理。刚开始赵出息要帮忙,老太太也是用这句话打发他出去跟着二胖拉二胡去,赵出息再三坚持,更是用跟着奶奶您学着点,以后说不定就靠这个娶媳妇,老太太一乐,也就任由他留在厨房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