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御王(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京都中城青龙苑,有一家酒馆,名为‘寂夜’。
酒馆的主人开设此店,并不是为了钱财,图的是热闹,常年聘请一名说书人,在店中谈天说地,品古论今。说书人因为店中酒水免费,给的酬劳也丰厚,所以,平常都是早来晚归,十分的卖力。
这天清晨,说书人依如往常走进酒馆,却看到一名年轻男子,已经在饮酒歇息,衣着华贵,容貌俊美,观其神情举止,更非平常顾客。
说书人取出胡琴,牙板,折扇,坐在椅上,饮上一口伙计刚送来的清茶。牙板轻敲,手拨胡琴,叮叮淙淙,一串声响,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然后朗声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大木柱长天,换了人间。说书消时,博君一乐。古往今来的奇事,天上人间的传说。老朽皆有所晓,不知客官,可有兴。”
年轻男子闻言笑道:“枯坐未免单调,那就听老先生随便讲讲吧。”
说书人应道:“年轻人气宇轩昂,非富即贵。往日所说之野史异闻,难免有辱尊听。今日我也不怕丢人显眼,穷尽心中所思,说说当今大势。”
老人喝口茶水,接着说道:“天下,众生之天下,大势,历史之大势。所谓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知过去难图将来,正是此理。顺之者昌,逆之者忘,成王败寇,不过如此。”
年轻人讶道:“未想今日,也能听到如此宏论,遇见老先生,真是幸事。”
说书人接道:“不敢当。身在京都,总能察觉一些风生水起,说书为生的人,自然要编些故事。”
年轻人接道:“微言大义,故事也是真实,请老先生说天下大势。”
琴声轻响,说书人缓缓说道:“自明皇建国,天下便成帝国一统之势。期间虽有北冥独立,蛮域拒封,也只是区域自保,并没有与帝国抗衡之力,更没有改变帝国一统的天下格局。
但近百年来,却逐渐生了变化,主要根源在于,以暴力维持的和平,并没有真的消除了冲突,反而是在沉积反抗的力量。
现在,这两种力量渐渐失去了平衡,群雄欲起大乱将至,众生安宁的生活正在被摧毁撕裂,世界将不受控制的回到混乱时代。
历经千年的展,天下实已积聚了无数的矛盾,各方冲突,此起彼伏,帝国正在失去实际的作用,沦为了各种实力争权夺利的装饰。
帝国统治天下的六部九卿,已经彻底成为京都四大世家窃取私利的工具,民间的力量为了反抗京都权贵,催生了人间三教的强大,三教因此又成了的权贵,可旧王难退,贵欲进,接下来自然免不了斗争。而放眼天下,众多的城池,实际成为了地方上的独立势力,各地城主大权在握,私情泛滥欲壑难填,普通世人难有所为,日后的展,可想而知。更有天魔巫鬼,本就藏身暗处虎视眈眈,必然会趁乱而起,祸害大6众生。恐怕不出十年,天下就将成千古未有之变局。”
说书人语声暂落,见一青衣老人进店来到年轻人的身边,躬身轻声道:“公子,我们可以出了。”
年轻人闻言点头,起身看向说书人,说道:“先生之论,虽然不能完全认同,但先生有此见识,并且在京都无所顾忌的论述,却令我钦佩。今日另有要事,不能尽情请教,他日再来与先生一叙。”
言落,向说书人施礼离去。
说书人,未能尽兴,感到有些失落,但也无可奈何,连忙起身还礼,并说道:“公子缪赞了,这些都是我为了说书,胡思乱想罢了。欢迎公子,改日再来。”
年轻人径直走出了酒馆,未再回头。跟在他身后的青衣老人,却回头对着说书人微微一笑。……
年轻人径直走出了酒馆,未再回头。跟在他身后的青衣老人,却回头对着说书人微微一笑。
说书人也想回报一笑,却突然看到他的眼睛,如刀似箭,心里莫名升起一阵寒意,仿佛他的眼神刺穿了自己的灵魂,正在追魂摄魄。说书人浑身乏力,砰然一声,跌坐在地上。
年轻人与青衣老人离开酒馆后,一起坐上一辆八驾马车,沿着昌平巷一路向北。
年轻人侧问道:“万先生,可有所获。”
青衣老人答道:“说书人的身份,应无可疑。有此见识,确实难得。”
“我们的计划,或许太过轻敌。如此普通人,都能猜到一二,不可不防。”
“公子所虑极是,此次事了,属下既改善计划,重部署。”
“不出十年,天下将成千古未有之变局。也许,真是如他所说。”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若无此千年之变,怎能成就不朽霸业。”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