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温帅(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年关将近。
暨阳城大街小巷的摊贩都开始摆上年货爆竹。所谓年货,大多是一些农家自己产的土货,间或也有一些路子广的,会在摊子上摆上些境外搜罗回来的稀奇物件,数量不多,就越显得珍贵,那些绑着麻绳包着油布的土货在边上就更显得简陋不显眼了,可这年不知道谁起得头,把油布的外面一层染上了红色,一时整个摊子都显得喜庆起来,眼看要过年了,不少人看到就忍不住停下脚步多看两眼,于是边上的摊贩都学起来,花招百出,一来二去,整个街巷都显得热火起来,倒是让这腊月的严寒都望而却步了。
皇宫里。
御书房的碳火这月来就只在雨雪天会燃几个时辰,其他时候倒成了个占地方的摆设,点上没一会儿人就觉得闷得慌。
宇文曜放下手里的规程简报,满意地点头,对着下座礼部和户部的四位道“几位爱卿辛苦了,眼见一年到头,这祭典倒是多起来,好在有你们四人在,朕就放心许多,之后是事便由礼部牵头准备,户部这边一应的银钱物资记得跟上,早日备好,也早日了了心事歇个好年。”
礼、户二部的尚书、侍郎四人俯称是。
孙甫仁和问道“皇上,微臣有一事请示。”
宇文曜“嗯,说吧。”
孙甫仁斟酌了会儿才开口“早年陛下体恤太子年幼,无法全程参与完成繁复的册立仪典,便只是了一封诏书昭告天下臣民,但册立储君之事非同小可,如今太子年岁见长,微臣斗胆请示皇上,是否择期举行立储仪典?”
“嗯?”
宇文曜下意识出疑问,抬眼就看孙甫仁脸上的神色僵了一下,心里有些好笑,这小老头真是又要怕又要倔,面上摆出一副幡然醒悟的模样,道“孙卿不说朕都忘了这事,原本也是想找孙卿商量一下定个日程的,如今爱卿提起来,刚好,想必爱卿挂心这事也久,朕全权交给你也能放心了。”
孙甫仁虽然耳闻皇上最近对太子的态度有所转变,才试探性地又把这年年都要提一次的事拿出来说,没想到皇上这次会答应地这么干脆,便赶紧应下“微臣遵旨。”
宇文曜这边说完,又转向户部“另外还有,太子如今还住在皇后的故寝,如今也是明事理的年纪了,实在诸多不便,辛苦钱卿回去理一下用度结余,要是足够的话,上个简报,朕之后拟个旨到工部去,到时候给太子重新修缮一下东宫,册封仪典完成后刚好让他搬过去。”
也省得这孩子整天为了去个校场还得起个大早绕过大半个宫城去。
钱理应下。
如今这户部早已经内外清明,前阵子还有些蠢蠢欲动的狼心之辈,可有一天皇帝陛下不知怎么的突然心血来潮来看了一眼,从账目里亲自挑出了一个细枝末节的漏洞,处置了负责的几个相关主事,便再没人敢动歪心思了,这户部尚书对当今圣上也越尽心起来。
御书房议事没那么多章程,四人简单汇报过后领了旨便出去了。
宇文曜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眼看不知不觉马上到午膳时间,便让人去请了太子,和自己一起用膳。
这宫里的风向从来都是跟着皇上圣意吹的。
宇文曜毫不掩饰对太子的重视和栽培,终于让那些墙头摇摆的草再不敢随意闲言碎语,加上如今的太子虽然年纪尚幼,却因为习文习武都用功,已经有了些亭亭而立的模样,不难看出将来是个出类拔萃的存在,以往狗眼看人低的那些人终于把头抬起来看他。
6明一路跟着宇文曜,跟他汇报最近听来的宫人对太子的夸赞,倒像是夸自己似的“他们都说不愧是龙生龙,凤生凤,太子如今年纪轻轻就已经有如此进益,再过个几年,恐怕是叫那全城富贵人家的闺女挤破头都要来竞选秀女的。”
宇文曜笑了笑“选不选的,还得看太子怎么想,朕这个当父皇的都不急,他们倒是先打算起来了?”
6明听得出皇上语气里没有不悦,接道“可不是吗,都说皇上不急太监急,奴才都不急呢,就他们净在那里瞎琢磨,太子如今可是陛下您的独子,是储君,哪是随随便便的女子都能来选的。”
宇文曜好笑地看了他一眼,知道他这人跟自己说话容易嘴上不把门,就没往心里去,眼看就到寝宫了,忽地想起温谨言前两天来跟自己下棋的时候还提到太子最近不知道怎么的总避着他不愿意见,似乎还在闹脾气,于是借着这机会打断他喋喋不休的嘴“去,你这么闲,替朕跑一趟丞相府,把温丞相请来。”
6明这边吩咐下去,另一边便嘴比脑子快地嘀咕“陛下,今天恐怕是请不来的。”
宇文曜奇怪“为何?”
6明答“皇上忘了吗,今天是温帅回城的日子。”
宇文曜一顿,想到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可这跟请不来温谨言有什么关系?温谨言已经成年封相自立门户了,难道他们家还有温大帅回城就给他设门禁不准出门的规矩不成?
6明这下看出来皇帝陛下脸上的不高兴来了,赶紧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温帅自打平定北疆蛮族之后常年驻扎北境,一年到头连中秋都不会回来过,只有每年临近年关的这个时候回来住个几日,等到年底过年那几天就又要回去了,若是恰好边境有不安定,便会延到年后才回来,因而往年但凡温帅回来,温丞相都是闭门谢客的。”
宇文曜疑惑“这是什么习惯?”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