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鲁县之行(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如今正值黄巾四处复起时,卞县暂托管于泰山郡,也是为朝廷好,为豫州好,为鲁国好,更为陈相好。”
陶应的这番说辞,在孔融、蔡邕、陈逸这样的老狐狸面前,只能骗自己。
“陶重光,即便你将整个鲁国归并至泰山郡,我也不会有意见,因为这鲁国,不是我陈逸的。”
自从与冀州刺史王芬合谋之事败露,王芬自杀,陈逸已心灰意冷。
“但是我要提醒你一句,豫州牧黄子琰,是个眼睛里揉不进沙子之人,你得想想如何对他交代。”
陈逸的父亲陈蕃与黄琬交情很深厚,陈逸自然对黄琬的性格十分了解。
“多谢陈相提醒。”
“忘了给陈相说了,如今的卞县令,乃有悬鱼太守清誉的羊续之子羊衜出任。”
陶应边说,目光边瞄向怔怔望着他的孔融。
“孔师,听说这羊衜,还是您的贤婿?”
陶应又将目光投向蔡邕,蔡邕正一脸无奈地瞅着他。
“陈相,这羊衜,还是蔡议郎的女婿。”
本来就已兴趣缺缺的陈逸,听明白了陶应言外之意,更加不愿再开口了。
“呵呵,够奸猾,不仅拉上了羊续这个誉满九州的南阳太守做盾牌,又扯上两个大儒为己正名,说不得,朝廷还真会信了这陶老二的托辞!”
陈逸再瞅向陶应的眸子里,多了一丝异彩。
“哼,你可莫要胡说,孔融可不敢给你陶重光做老师!”
被陶应算计,还带着丝丝的胁迫意味,孔融满腹恼怒。
“以你陶重光的所作所为,可直呼我孔文举,喊孔融亦可!”
陶应的风评本来就差,今日的一番所作所为,更让孔融失望。
在孔融眼里,陶应没有半分一郡之守的正气,简直给有“仁人君子”
美誉的陶谦丢人,倒像是个精明商人。
“呵,这是生气了吗?”
“哼,在后辈后学面前,没有半分城府。”
“脾气真臭,哪有半分老祖宗温、良、谦、恭、让的样子,怪不得会被曹阿瞒杀掉!”
陶应暗自腹诽不已,他也想喊“孔北海”
,可那是明后年之事。
满屋子四个人,除了自己,三个人不待见他,陶应满心无奈地摇摇头。
“为了千秋大业,哥忍了!”
喜欢三国之应谋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应谋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