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耕云钓月链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黎山寨的路灯洒下暖黄的一片光亮,山风拂起,树林里万叶簌簌有声,间杂着不知名的昆虫的叫声还有稻田里鱼儿的唼喋声。寨子里万物有声,倒显得人声稀薄,好似天上仙苑,远离人间。

到了芦笙场,杨平西看到一个老婆婆佝偻着腰,扛着一麻袋的玉米缓慢地往山上走,他几步追上去,和老婆婆说了两句话,接过她背上的麻袋,扛在自己肩上。

“我们走另一条道回店里。”

杨平西转过身对袁双说。

“耕云”

是黎山寨最高的一座吊脚楼,寨子的每一条小道拐一拐都能到达顶点。袁双这阵子天天在寨子里溜达拉客,早把不大的黎山寨逛熟了,杨平西说换条道回去,她也就不带犹豫地跟了上去。

藜州很多苗寨里都有“水上粮仓”

,相传是以前的苗民担心房子着火,粮食会被烧没了,就在寨子的低洼积水处建了栋粮仓,用以储存粮食。

老婆婆的家就在“水上粮仓”

后边,杨平西帮她把麻袋扛进屋子里,要走时,老人家拉着他,往他手里塞了好几根玉米。

杨平西和老婆婆道了别,出门就看到袁双蹲在“三眼井”

旁掬水洗脸。

黎山寨“水上粮仓”

旁有三口井,共用一个泉眼。上井口径最小,位置最高,井水最干净,是饮用水;中井口径居中,里头的水是从上井淌下来的,寨民们用来清洗果蔬;下井口径最大,就像一个小水潭,寨民们平时都在井边上洗衣服。

杨平西抱着玉米,走到袁双身旁,低头笑着说:“怎么在下井洗脸?”

井水冰凉,袁双洗了脸后,清醒了许多。她站起身,手指弹了弹水,应道:“脸不干净,在上井、中井洗会被罚钱。”

杨平西听袁双这么说,就知道她已经对黎山寨有所了解。

“下井的水没那么干净。”

杨平西说着抬头往上井示意了眼,说:“那里挂着水瓢,可以拿来打水洗脸。”

袁双揩了下被水糊着的眼睛,浑不在意道:“井水是活的,脏不到哪儿去,我那天还看到有小孩在下井洗澡呢。”

“他们洗习惯了。”

袁双抹了把脸,说:“我也没那么娇贵。”

今晚月朏星坠,此时月到中空,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井水中,像一盏明灯,把水底照得透亮。

杨平西和袁双在井水旁站了会儿才往上走,路过老婆婆的家时,袁双看到她就坐在门口,专注地剥着玉米壳。

偌大的吊脚楼,安安静静的,袁双不由问:“婆婆一个人住?”

“嗯。”

杨平西颔首。

“她的家人……”

“老伴前两年去世了,儿女都在城里打工。”

袁双凝眉,回头再看了眼。幽暗的灯光下,老太太一个人坐着,形影相吊,伶仃可怜。

今天才逛完千户寨,再回到黎山寨时,袁双就觉得寨子小,但小也有小的好处。比起千户寨,黎山寨的吊脚楼没那么拥挤,芦笙场周围的吊脚楼相对集中,越往山上越稀疏错落,到了“耕云”

,就没有邻居了。

黎山寨的吊脚楼只有百来栋,却占据了小半屏的山,山上的房子周围还有几亩薄田,更显开阔。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