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元素周期趣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年总参谋部装甲兵部降格为装甲兵局(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1992年,总参谋部装甲兵部降格为装甲兵局,这是怎么一回事?钢铁洪流是现代化军队的典型标志之一,也是专属于男人的浪漫。在我军展史上,钢铁洪流曾一度由总参谋部装甲兵部领导管理。1992年9月,这一局面生了变化,装甲兵部降格为装甲兵局,属总参谋部兵种部领导。大家可能殊为不解,总参谋部装甲兵部为何降格为装甲兵局?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对我国装甲力量的展又有着怎样的推动作用?我军装甲兵力量的建设,始于1945年12月组建的东北坦克大队。东北坦克大队历经解放战争的洗礼,至建国前夕已展为战车第1师。1949年1o月,战车第1师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功臣号”

坦克受阅的威武雄姿,成为我军装甲力量展史的永恒经典。195o年8月,我军已组建了战车第1、第2、第3师及战车第26师其中,战车第26师是特种战车师,主战装备以水6坦克为主。9月,中央军委以一野第2兵团兵团部为基础,在京成立了摩托化装甲兵(后去掉了‘摩托化’字样)领导机构,执行大军区级单位权限,统一领导我军装甲部队建设。以装甲兵领导机构成立为标志,我军装甲力量进入展快车道,主力师一级增编了坦克自行火炮团。1968年~1969年,中央军委6续组建了坦克第4、第5、第6、第7、第8、第9、第1o、第11、第12、第13师,为我军后续装甲力量的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82年9月,中央军委开始了新一轮的精简整编,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降格为总参装甲兵部、炮兵部、工程兵部,军区一级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领导机关也降格为兵种业务部门。同期,坦克师、炮兵师下沉至军一级,以加强野战军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这也为后续组建合成集团军,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992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总参谋部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总参谋部兵种部,该部是由装甲兵部、炮兵部、工程兵部、防化部合编而来。在此背景下,原总参谋部装甲兵部降格为装甲兵局。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新一轮的精简整编之中,压缩员额、缩小摊子、调整结构是重要任务;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央军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裁撤了4个大军区、11个野战军军部,调整了军兵种结构,捋清楚了体制编制的关系。但是,我军自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后,为了应对苏军的钢铁洪流,长期处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的临战状态。为此,我军把摊子铺的很大,在各级机构、设施及布局上花费了不少精力。1975年,我军兵力高达661万人,此为建国以来兵力最多的时期。员额是一点一点加的,想要减下去也需要一点一点的减下去。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军委先后进行了两次裁军,至1985年全军员额仍有423。8万人。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央军委通过撤、并、改的方式,减少了团以上单位59oo多个。此次精简整编,力度非常之大,大军区数量由11个降至7个、野战军数量由35个降至24个。但是,我军依然存在有建制单位多、架子大、部署散的问题,呈现出指挥层次多、效能不高的特点。1992年精简整编,目的就是把体制编制关系捋顺。(二)把技术性兵种业务部门集中在一块,有助于夯实“精兵、合成、高效”

的基础;在1992年之前,总参谋部装甲兵部、炮兵部、工程兵部、防化部都是业务部门,彼此之间互不隶属,而到了野战军一级却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我。为什么会这样讲?炮兵、工程兵、防化兵、装甲兵都是野战部队不可或缺的技术性兵种,具有专业性强、火力猛、培养周期长的特点,业务部门分散不利于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的形成。1985年百万大裁军,我军组建合成集团军的时候,已经把炮兵、工程兵、防化兵、装甲兵集中在了集团军一级。因而,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全军技术性兵种的部门,避免任务重叠,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办大事。本质上来看,这也是当年“精兵、合成、高效”

建军思路的体现。在总参谋部兵种部的领导下,装甲兵局、炮兵局、工程兵局、防化局能够联合办公,既能专司主营谋打赢,又能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1+1>2”

的良好局面。事实上,随着我军军兵种之间隔阂越来越小,总参谋部的组织架构也是在不断的调整。2o16年军改,总参谋部改成了联合参谋部,组织架构又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后话了。由上可知,总参谋部装甲兵部降格为装甲兵局,这是九十年代精简整编和体制编制调整的小插曲。1998年,各集团军坦克师(旅)执行装甲师(旅)进入新世纪,我军又经历了2oo3年体制编制调整,装甲力量列装了更多高、精、尖装备,迎来了展的新时期。2o17年新一轮军改,装甲力量下沉到了合成旅一级,集团军辖内不再单列装甲师(旅)。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